[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电动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40165.8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8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武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8/00 | 分类号: | B60L8/00;B60K16/00;B60J11/04 |
代理公司: | 11498 北京智为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加岭;杨静 |
地址: |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电池阵列 太阳能电动汽车 太阳能电池组件 电动汽车 车体 太阳能电池片 车体外表面 储能电池 静止状态 开关系统 行驶状态 一体连接 隔热的 适配器 太阳光 暴晒 多块 逆变 充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动汽车,车体为电动汽车,其中,车体外表面一体连接有太阳能电池阵列,所述的太阳能电池阵列产生的电能通过电能集流引线、逆变适配器、开关系统与所述的电动汽车中的储能电池连接,其中,所述的太阳能电池阵列首先由多块太阳能电池片连接成为长条太阳能电池组件,随后由所述的多个长条太阳能电池组件相互平行排列连接形成所述的太阳能电池阵列。本发明的太阳能电动汽车无论其是行驶状态,还是静止状态都能实时进行充电;而且本发明的太阳能电动汽车还解决了车体在太阳光下被暴晒而需要隔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中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3亿辆,其年行驶里程在1-1.5万公里,总里程超过4亿万公里,即使以百公里耗油为5升计算,其总耗油量也超过了2000亿升。一方面对国家石油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另一方面是环境危害、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环境气候温度人为异常升高,严重影响未来人类生存。
既要保持更方便的生活与出行,又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石油的使用,为此国家正在大力推广电动汽车的生产和应用,到今天,国内电动汽车的用量超过120万辆,全世界超过300万辆。
当前电动汽车应用的一个最大问题是电动汽车的充电,民用电充电的话则太慢,而快速充电,则需要大功率变压器,尤其是,短时大功率耗电,会对电网负荷运行带来风险,如果大规模建设大功率变电站、变压器,也存在场地、财务、运营、甚至健康风险。
而从舒适角度来说,如果车辆的隔热保温性能好,则意味着更低的能耗,更舒适的车内环境。
太阳能发电,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清洁、可持续能源之一,传统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如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当即要发电又要透光时,因为光伏有效面积太小,其实没有多少光伏效率,但是成本大幅度增加;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则无法实现即发电又透光的需求,以及,在汽车平面部分整体排布时,容易因为磕碰导致电池片发电性能失效;均无法应用于行驶的车辆上面,尤其是汽车的侧视窗和后视窗上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电动汽车,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汽车不能实时充电以及汽车的隔热保温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动汽车,车体为电动汽车,其中,车体外表面一体连接有太阳能电池阵列,所述的太阳能电池阵列产生的电能通过电能集流引线、逆变适配器、开关系统与所述的电动汽车中的储能电池连接,其中,所述的太阳能电池阵列首先由多块太阳能电池片连接成为长条太阳能电池组件,随后由所述的多个长条太阳能电池组件相互平行排列连接形成所述的太阳能电池阵列。
优选地,所述的一体连接是粘接或是铆接。
优选地,所述的多个长条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平行排列指不同长条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长边之间相互平行。
优选地,所述的多个长条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平行排列为竖直平行排列,水平平行排列或倾斜平行排列。
优选地,相邻长条太阳能电池组件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长条太阳能电池组件宽度的一半。
优选地,每个所述的长条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受光层的法线与所有长条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长边中线形成的平面的夹角在10-80度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是单晶、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薄膜硅、CIGS薄膜性太阳能电池片,砷化镓三五族太阳能电池片,或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片。
优选地,所述的多块太阳能电池片连接成为的长条太阳能电池组件是矩形或平行四边形,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的厚度在1mm至10cm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太阳能电池阵列的两端安装有旋转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01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