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用车场景为车主提供服务的扫码挪车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40190.6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6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邱懿武;刘永忠;陈京昌;陈京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摩鱼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H04M3/4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张建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主 信息码 挪车 用户主页 码信息 闭环 场景 接收用户 用户扫描 用户需求 用户隐私 绑定 卡包 跳过 页面 服务 赋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用车场景为车主提供服务的扫码挪车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S1.当有用户扫描信息码时,接收用户的扫码信息,并判断所述扫码信息是否为挪车信息,若是,则执行步骤S2,否则,跳过步骤S2;S2.进入非车主用户主页,并提供匿名联系车主入口以供非车主用户匿名联系车主;S3.判断扫码的用户是否为绑定所述信息码的车主用户,若是,则进入车主用户主页,并提供卡包页面入口。本发明赋予信息码更多的功能,能够方便用户隐私地联系车主,同时通过该信息码打造车主、非车主与商家的商业闭环,方便商家推广,满足用户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用车场景为车主提供服务的扫码挪车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汽车来作为日常交通工具,车主们在驾驶时经常会遇到需要临时停车的情况,为了避免给别人造成不便,通常会在车上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以便在妨碍到别人的时候对方能联系到自己。传统的方式是直接将手机号码写在卡片上放在车内,这种方式的缺点是会泄露车主隐私,导致车主收到电话和短信的骚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例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挪车方法、挪车服务系统及汽车用静电贴[申请号:CN201710914816.9],包括:服务器预存有第一二维码;所述服务器接收车主客户端扫描所述第一二维码将车主手机号码与所述第一二维码绑定的信息;所述服务器预存有第三方号码库;所述服务器接收请求挪车方客户端扫描所述第一二维码发起的挪车请求;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挪车请求获取与所述第一二维码绑定的所述车主手机号码;所述服务器从所述第三方号码库中选择一个第三方号码,并将所述第三方号码与所述车主手机号码绑定;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三方号码发送给所述请求挪车方客户端;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请求挪车方客户端通过所述第三方号码向所述车主客户端发起的呼叫请求,且所述服务器将请求挪车方手机号码配置为隐藏号码。
再如,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双向隐私保护挪车联系系统及方法[申请号:CN201510755129.8],包括:二维码,搭载于车内,二维码内的信息包括系统后台的网络地址和二维码唯一标识,所述二维码唯一标识与车主信息相对应,用于向系统后台登记和获取车主信息;车主终端,用于车主扫描二维码,并在系统后台登记车主信息;扫码终端,用于扫码用户扫描二维码,向系统后台获取与车主信息对应的服务号码;系统后台,用于基于二维码进行车主信息登记并保存,通过扫码终端对二维码的扫描进行车主信息查询,向扫码终端输出与车主信息对应的服务号码。
上述两个方案都提供了二维码联系车主的方式,车主不需要将自己的号码写在小纸条上,只需要将自己的信息与自己的二维码绑定即可,不会有容易泄露车主号码的问题,但是前述的两方案都只有匿名联系车主这一功能,且挪车本身是一件低频的行为,无法为挪车用的二维码提供更多的功能,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用车场景为车主提供服务的扫码挪车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用车场景为车主提供服务的扫码挪车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卡包功能的扫码挪车方法,包括:
S1.当有用户扫描信息码时,接收用户的扫码信息,并判断所述扫码信息是否为挪车信息,若是,则执行步骤S2,否则,跳过步骤S2;
S2.进入非车主用户主页,并提供匿名联系车主入口以供非车主用户匿名联系车主;
S3.判断扫码的用户是否为绑定所述信息码的车主用户,若是,则进入车主用户主页,并提供卡包页面入口。
在上述基于用车场景为车主提供服务的扫码挪车方法中,在步骤S3与S2之间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摩鱼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摩鱼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01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