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钴高温合金增压涡轮的合金成分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40372.3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29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惠明;王珏;王章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鑫宝利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22C19/05 | 分类号: | C22C19/05;C22C1/02;B22C9/04;B22C9/22;B22C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442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合金 增压 涡轮 成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钴高温合金增压涡轮的合金成分,合金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C:0.08~0.16%、Cr:12.00~15.00%、Mo:5.00~7.00%、Co:1.00~3.00%,Al:5.00~5.70%,Ti:1.20~1.70%,Ta:2.00~2.50%,W:6.00~8.00%,B:0.01~0.02%,其余为Ni,合金中Cr、Mo、W的成分控制如下:W元素和Mo元素的质量分数之和与Cr元素质量分数的比值小于1.0。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低钴高温合金增压涡轮的制备方法。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本发明大量节省了战略性稀缺资源Co,同时所制得的增压涡轮不易出现热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钴高温合金增压涡轮的合金成分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器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提高了发动机效率、降低了燃油消耗、减少了废气排放,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普通精密铸造镍基高温合金由于具有较高的热强性、高温耐腐蚀性、抗机械/热疲劳等优良性能和相对较低的成本,被大量用于制造汽车增压涡轮。该类合金通过加入Al、Ti元素在高温下形成稳定的γ’相作为强化相,同时加入Co、Mo、W、Nb等合金元素进行固溶强化,以获得高温力学性能,加入Cr元素以形成表面氧化膜来保证材料的耐高温氧化和烟气腐蚀能力。该类合金可以通过熔模铸造工艺制造增压涡轮。
随着使用温度的不断升高,普通精密铸造镍基高温合金中Co元素的含量不断提高,当前适用于制造1000℃以下使用的增压涡轮材料中Co元素质量分数普遍达到约10%。然而,Co元素作为战略稀缺资源,大量加入带来极高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发明提供一种低钴高温合金增压涡轮的合金成分,降低了普通精密铸造镍基高温合金中战略稀缺资源Co元素的含量,同时又不损害增压涡轮的性能;本发明将Co元素含量大幅降低的同时,设计Al、Ti含量并加入少量Ta元素,以提高强化相γ’的数量和稳定性进而保证热强性;提高了Mo元素含量、加入W元素以增大固溶强化效果;限制W和Mo的质量分数之和与Cr质量分数的比值以减少TCP相,进而提高材料的高温塑性和持久性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低钴高温合金增压涡轮的制备方法,该法通过在母合金冶炼过程中采用断电加Al、Ti的方式保证这两种元素的收得率;通过设计多层模壳结构以确保Al、Ti含量增大后产生的(γ+γ’)共晶组织不易产生热裂纹;通过三阶段热处理保证次生γ’相的充分析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低钴高温合金增压涡轮的合金成分,合金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C:0.08~0.16%、Cr:12.00~15.00%、Mo:5.00~7.00%、Co:1.00~3.00%,Al:5.00~5.70%,Ti:1.20~1.70%,Ta:2.00~2.50%,W:6.00~8.00%,B:0.01~0.02%,其余为Ni,合金中Cr、Mo、W的成分控制如下:W元素和Mo元素的质量分数之和与Cr元素质量分数的比值小于1.0。
一种低钴高温合金增压涡轮的制备方法,所述增压涡轮制备步骤如下:
S01,母合金熔炼:按所述合金化学成分配比进行配料,加入真空感应炉中进行熔炼,熔炼过程包含熔化、精炼、合金化及浇注;
S02,制备模壳,包括:a.根据增压涡轮实际形状制备相应的蜡模、浇注系统和冒口,并粘结成蜡模组;b.将蜡模组置于由石英粉和水玻璃组成的涂料中,然后从内向外依次设置锆石、五层不同粒度的莫来砂和蛭石,然后进行硬化和干燥;c.脱蜡焙烧得到模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鑫宝利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南京工程学院,未经江阴鑫宝利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03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