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肋叠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41432.3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3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蔡健;许明智;陈庆军;梁竣杰;左志亮;杨春;彭章锋;肖立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5/17 | 分类号: | E04B5/17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瑶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合楼板 肋板 预制 拼接 楼板 次梁 主梁 施工 后浇混凝土层 建筑结构领域 浇筑混凝土 现浇混凝土 装配整体式 安装支撑 建筑效果 模板用量 施工效率 向下凹陷 凹槽面 上表面 下表面 朝上 平铺 起吊 美观 平整 节约 支撑 制作 | ||
1.一种反肋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拼接在一起的预制反肋板,每个预制反肋板的上表面均设有向下凹陷的凹槽,若干个拼接在一起的预制反肋板上方设有后浇混凝土层。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肋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预制反肋板包括板体和分别位于板体两端的两个肋体,两个肋体的底面与板体的底面平齐,两个肋体的顶面凸出于板体的顶面,两个肋体的内侧面与板体的顶面形成一个凹槽,两个肋体与板体为一体结构。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肋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板体和肋体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肋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两个肋体的内侧面均为斜面。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肋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板体包括混凝土板本体,混凝土板本体的顶部设有纵横交错的面层横向钢筋和面层纵向钢筋,混凝土板本体的底部设有纵横交错的底层横向钢筋和底层纵向钢筋。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反肋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底层横向钢筋为预应力钢筋。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肋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两个肋体均包括混凝土肋本体,混凝土肋本体的顶部设有沿肋体长度方向设置的肋体上部钢筋,混凝土肋本体的底部设有沿肋体长度方向设置的肋体底部钢筋,肋体上部钢筋和肋体底部钢筋的四周设有肋体箍筋。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反肋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肋体底部钢筋为预应力钢筋。
9.一种反肋叠合楼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制作预制反肋板;
S2:在主梁和次梁上安装支撑;
S3:起吊若干个预制反肋板,凹槽面朝上,依次平铺放置于主梁或者次梁上,拼接成楼板;
S4:浇筑混凝土层,形成叠合楼板。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反肋叠合楼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制反肋板包括以下步骤,
S1:绑扎底层横向钢筋和底层纵向钢筋,埋设于板体的底部位置,绑扎面层纵向钢筋和面层横向钢筋,埋设于板体的顶部位置;
S2:放置肋体上部钢筋和肋体底部钢筋,通过肋体箍筋绑扎,形成钢筋笼;
S3:浇筑板体和肋体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板本体和混凝土肋本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143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楼面预制预应力双T板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组合楼承板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