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适用高原环境性能的高压断路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41474.7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79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钟道文;马喜琼;梁磊;周小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H02B11/167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杨琪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适用 高原 环境 性能 高压 断路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适用高原环境性能的高压断路器系统,包括车架、真空灭弧室、操动机构、绝缘撑杆,在车架的立架上固定设有上、下两层绝缘子,真空灭弧室上端通过上出线座与位于上层的绝缘子相连,真空灭弧室下端通过下出线座与位于下层的绝缘子相连,操动机构设置在车架的立架内,操动机构通过连接绝缘拉杆与真空灭弧室的动导电杆传动连接;上出线座和下出线座之间通过绝缘撑杆固定连接。通过在真空灭弧室、连接绝缘拉杆和绝缘撑杆上在绝缘功能进行升级改进以适用高原环境,真空灭弧室表面设有硅橡胶,增加了断路器的绝缘性能,并且增加了其爬电距离。本断路器具有很强的自洁污能力,避免灰尘的堆积,影响其绝缘性能。本断路器性能满足高海拔地区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适用高原环境性能的高压断路器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绝缘开关柜中,为了使真空断路器能够方便的实现推进和退出功能(推进是指从试验位置推进到工作位置,退出是指从工作位置退出到试验位置),一般采用一个底盘车来承载真空断路器,并通过底盘车上安装的行车轮在开关柜内的轨道上前行或者后退。为实现底盘车在开关柜内的运动,可在底盘车上设置丝杆,丝杆上套设一固定在底盘架上的丝母,将手柄套上丝杆端部,转动丝杆,使丝母带动底盘架前后移动,从而实现断路器底盘车的推进和退出。
由于断路器分合闸时触头的弹跳,严重影响断路器的开断性能,而影响断路器分合闸弹跳的因素主要有:运动部件的质量,速度,触头压力以及绝缘拉杆的刚性。目前使用的绝缘拉杆整体为刚性,在分合闸的瞬间与绝缘拉杆刚性连接的触头会产生较大幅度的弹跳,严重影响断路器的开断性能。
由于断路器产生放电主要集中在灭弧室断开和闭合瞬间,在断路器的灭弧室断开和闭合瞬间,绝缘拉杆容易绝缘失效,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特别是高原特殊环境,对断路器的绝缘性能要求更高。
另外,现有的绝缘拉杆根据实际安装调试需要,不方便调节长度,有的可以调节长度,当无法锁定绝缘杆和接头之间的相对锁紧导致在运行过程中,绝缘拉杆会出现长度变化,从而影响对灭弧室的有效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适用高原环境性能的高压断路器系统,解决绝缘拉杆在断路器的灭弧室断开和闭合瞬间,绝缘拉杆容易绝缘失效,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问题。
以及解决现有绝缘拉杆虽然具有长度调节功能,当通过丝杆调节伸长,但长度无法锁定,容易使绝缘拉杆在使用过程,绝缘拉杆会出现长度变化,从而影响对灭弧室的有效控制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适用高原环境性能的高压断路器系统,包括车架、真空灭弧室、操动机构、连接绝缘拉杆和绝缘撑杆,在所述车架的立架上固定设有上、下两层绝缘子,所述真空灭弧室上端通过上出线座与位于上层的绝缘子相连,所述真空灭弧室下端通过下出线座与位于下层的绝缘子相连,所述操动机构设置在车架的立架内,操动机构通过连接绝缘拉杆与真空灭弧室的动导电杆传动连接;上出线座和下出线座之间通过绝缘撑杆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绝缘拉杆包括连接绝缘拉杆体、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与连接绝缘拉杆体一端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绝缘拉杆体另一端为套筒接头,在套筒接头的底端设有螺纹接口,套筒接头外设有调节伞裙套;所述第二连接头包括内端连接头和外端连接头,所述内端连接头一端设有与螺纹接口相互配合连接的螺纹调节接头,内端连接头另一端与外端连接头弹性伸缩连接;
在外端连接头的外端部套设有移动调节盘,在移动调节盘上环绕设有多个移动调节杆,在调节伞裙套对应的套筒接头上与移动调节杆相对应设有调节孔,移动调节杆穿过调节孔,在移动调节杆外端对称设有三角撑杆架装置,在套筒接头端口上设有端口封帽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14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