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由改变角度的楔形消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42256.5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5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邹丽;杜兵毅;马鑫宇;李振浩;孙铁志;裴玉国;王振;于宗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0/00 | 分类号: | G01M10/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王志强;李洪福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由 改变 角度 楔形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由改变角度的楔形消波装置,其具有:滑轨、转把、滑块、定滑轮、连接绳、小滑轮、吊钩、消波板以及竖板,通过滑动滑块调整消波板的上下位置,并且通过调节转把改变连接绳的长度以调节消波板的角度,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能很好地消除不同水深下的不同尺度的内孤立波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波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自由改变角度的楔形消波装置。
背景技术
内波是一种水下波,是在海洋内部密度不均匀水层间发生的一种波动。由于内波的能量比相应的表面波小得多,只需小小的扰动就能形成内波,且这种扰动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内波像海面波浪一样广泛存在于各大洋中。海洋中的内波波幅一般达百米量级,破坏力极大,因此,对内波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海洋内孤立波是一种特殊的内波,它能够长距离的传播且保持波形基本不变。在进行内孤立波水槽实验时,为了降低反射波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减少实验等待时间,往往需要对内孤立波进行消除。
现有的楔形消波装置不能很好地消除不同水深下的不同尺度的内孤立波,为解决此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自由改变角度和作业水深的楔形消波装置,用以消除实验室水槽内生成的不同尺度的内孤立波。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现有的楔形消波装置不能很好地消除不同水深下的不同尺度的内孤立波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自由改变角度的楔形消波装置。本发明主要通过拉拽连接绳来调整消波板的位置,从而起到消除不同尺度的内孤立波的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自由改变角度的楔形消波装置,其包括:
两条滑轨,其呈直线状且竖立固定安装在水槽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并且彼此平行设置;
竖板,其包括顶部和主体部,所述顶部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向一侧弯折,在所述主体部的与所述顶部弯折的方向为相同方向的第一侧面的大致中央,沿着水平方向隔开固定间隔地依次焊接设置有四个转把,位于外侧的两个转把为外侧转把,位于内侧的两个转把为内侧转把,在所述外侧转把和与之相邻的内侧转把之间的靠上方位置分别焊接设置有两个滑块,所述滑块的凹口朝向与所述竖板相反的方向,以能够沿着滑轨自由移动的方式与滑轨嵌合在一起,同时,所述滑块具有锁紧装置,利用所述锁紧装置能够将自身固定在所需的位置,在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反一侧的第二侧面的大致中央,沿着水平方向嵌入设置有转动轴,在所述顶部的与四个所述转把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四个定滑轮;
两个消波板,其一侧表面具有波浪形多孔结构,另一侧表面为平坦面,在靠近上侧板角且与靠外侧的定滑轮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两个贯通孔,两个所述消波板以波浪形表面彼此相对的方式,将一端与所述转动轴铰链连接,能够单独自由转动,两个所述消波板中的位于上方的消波板为上消波板,位于下方的消波板为下消波板,在所述下消波板的平坦面的开设有贯通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吊钩,在所述上消波板的平坦面的开设有贯通孔的位置设置有小滑轮,同时在所述上消波板的平坦面的与靠内侧的定滑轮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二吊钩;
两根外侧连接绳,其一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吊钩,另一端经由所述小滑轮和与所述小滑轮相对应的定滑轮,分别固定于相对应的所述外侧转把;以及
两根内侧连接绳,其一端分别固定于第二吊钩,另一端经由相对应的定滑轮分别固定于相对应的所述内侧转把。
进一步地,四个转把分别具有保持装置,所述保持装置能够保持两个消波板的状态。
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自由改变角度的楔形消波装置,通过调节滑块来改变消波板的上下位置,实现了消除不同水深的内孤立波的效果。
2、本发明提供的自由改变角度的楔形消波装置,通过拉拽连接绳来调整消波板的位置,起到消除不同尺度的内孤立波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22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