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吸气剂薄膜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43088.1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7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甘先锋;杨水长;孙俊杰;王宏臣;陈文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睿创微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26 | 分类号: | H01L23/26 |
代理公司: | 44202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贾允;肖丁 |
地址: | 26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气剂 凸出部 衬底 薄膜 薄膜结构 三维 电子器件领域 吸气 阵列排布 高真空 制备 占用 制造 | ||
1.一种三维吸气剂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1)、凸出部(3),所述凸出部(3)以阵列排布方式分布在所述衬底(1)的表面;以及
吸气剂薄膜(2),所述凸出部(3)用于增大所述吸气剂薄膜(2)的表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吸气剂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1)表面通过深硅蚀刻工艺形成凹槽,没有蚀刻的部分形成凸出部(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维吸气剂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1)表面凹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多边形、蜂窝状或多层嵌套阵列图形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吸气剂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3)具有侧壁和底面,所述凸出部(3)的底面位于所述衬底表面,所述凸出部(3)的侧壁垂直于所述凸出部(3)的底面,所述凸出部(3)的剖面呈U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维吸气剂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3)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多边形或其它不规则图形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维吸气剂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粘附层(4),所述粘附层(4)沉积在所述衬底(1)表面,所述凸出部(3)以阵列排布方式分布于所述粘附层(4)表面,所述吸气剂薄膜(2)均匀沉积在所述凸出部(3)和未被所述凸出部(3)覆盖的粘附层(4)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维吸气剂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3)有多层,所述多层凸出部(3)纵向叠加。
8.一种三维吸气剂薄膜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衬底(1),在衬底(1)上制作光刻图形;
(b)在衬底(1)上深硅蚀刻凹槽,未被蚀刻的衬底(1)表面相对所述凹槽形成凸出部;
(c)衬底(1)表面去胶并清洗;
(d)在衬底(1)上再次制作光刻图形并对衬底(1)进行扫胶处理;
(e)在带有凹槽和凸出部(3)的衬底(1)上沉积吸气剂薄膜(2);
(f)去除LOR胶和光刻胶,并清洗、烘干。
9.一种三维吸气剂薄膜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衬底(1),在所述衬底(1)上沉积粘附层(4);
(b)在粘附层(4)上沉积牺牲层(5);
(c)将牺牲层(5)图形化;
(d)在图形化的牺牲层(5)表面及未被牺牲层(5)覆盖的薄膜表面沉积支撑层(6);
(e)蚀刻图形化牺牲层(5)表面的支撑层(6)以形成可以释放牺牲层(5)的开口;
(f)通过所述开口释放牺牲层(5),形成多个以阵列排布方式分布的凸出部(3);
(g)在步骤(f)所得的薄膜结构表面沉积吸气剂薄膜(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三维吸气剂薄膜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完成步骤(e)后,重复步骤(b)至步骤(e),制备双层或更多层步骤(e)形成的支撑层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睿创微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烟台睿创微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308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电路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贴合结构与贴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