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化学与涡流集成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43234.0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23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明;张开良;戴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90 | 分类号: | G01N27/90;G01N2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8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化学 涡流 集成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化学与涡流集成检测装置,设计一种涡流检测线圈与电化学检测探针集成检测装置,包括信号激励模块、一个涡流检测线圈、两个电化学检测探针、四个双向模拟开关器,信号接收处理模块,通过分时控制四个双向模拟开关器的导通/截止,以及控制信号激励模块的激励信号模式,实现对被检工件的涡流检测与电化学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损检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化学与涡流集成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涡流传感器可作为金属材料的表面及亚表面的探伤及电导率分选等,用途十分广泛。电化学传感器可以用来检测/监测金属材料的表面腐蚀状态,评估其发展速率。涡流与电化学传感器相结合,则可以从微观到客观,全方位地对的金属材料进行检测/监测,通过信息融合提交检测/监测结果的可靠性。目前通常是对被检工件先后分别进行涡流检测和电化学检测,而后将两种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同一检测点定位较难,检测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电化学与涡流集成检测装置,设计一种涡流检测线圈与电化学检测探针集成检测装置,获取相应的电化学检测特性和涡流检测特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化学与涡流集成检测装置,包括信号激励模块(T)、一个涡流检测线圈(L)、两个电化学检测探针(C1、C2)、四个双向模拟开关器(M1、M2、M3、M4),信号接收处理模块(R),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激励模块(T)输出端与涡流检测线圈(L)输入端、双向模拟开关器(M4)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涡流检测线圈(L)输出端与双向模拟开关器(M1)、双向模拟开关器(M2)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双向模拟开关器(M1)输出端接地;所述双向模拟开关器(M2)输出端与电化学检测探针(C1)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双向模拟开关器(M4)输出端与双向模拟开关器(M3)输入端、信号接收处理模块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双向模拟开关器(M3)输出端与电化学检测探针(C2)输入端电连接。通过分时控制四个双向模拟开关器(M1、M2、M3、M4)的导通/截止,以及控制信号激励模块(T)的激励信号模式,实现如下三种检测功能:
当双向模拟开关器(M1)导通、双向模拟开关器(M4)导通、双向模拟开关器(M2)截止、双向模拟开关器(M3)截止时,装置具有涡流检测功能,信号激励模块(T)采用交流信号或脉冲信号激励涡流检测线圈(L),对被检工件进行涡流检测;
当双向模拟开关器(M1)截止、双向模拟开关器(M4)截止、双向模拟开关器(M2)导通、双向模拟开关器(M3)导通时,装置具有电化学极化阻抗检测功能,信号激励模块(T)采用直流信号激励电化学检测探针(C1),电化学检测探针(C1)与电化学检测探针(C2)对被检工件进行电化学极化阻抗检测;
当双向模拟开关器(M1)截止、双向模拟开关器(M4)截止、双向模拟开关器(M2)截止、双向模拟开关器(M3)导通时,装置具有电化学电位检测功能,电化学检测探针(C2)对被检工件进行电化学电位检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电化学与涡流集成检测装置,设计一种涡流检测线圈与电化学检测探针集成检测装置,通过分时控制四个双向模拟开关器的导通/截止,以及控制信号激励模块的激励信号模式,实现对被检工件的涡流检测与电化学检测。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一种电化学与涡流集成检测装置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示意图。
图中,T.信号激励模块,L.涡流检测线圈,C1.电化学检测探针,C2.电化学检测探针,M1.双向模拟开关器,M2.双向模拟开关器,M3.双向模拟开关器,M4.双向模拟开关器,R.信号接收处理模块,a.交流信号,b.脉冲信号(方波),c.脉冲信号(锯齿波),d.直流信号,1.被检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32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