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候隔热金属板专用隔热涂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43466.6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1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廖玄戈;廖昀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红波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4/02 | 分类号: | C09D4/02;C09D4/06;C09D7/61;C09D7/63;C09D7/65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4 | 代理人: | 丁清鹏 |
地址: | 528137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涂料 建筑物内部 隔热金属 金红石钛白粉 丙烯酸酯类 异氰酸酯类 创造条件 改性硅油 隔热效果 聚氨酯类 空心微珠 重量配比 隔热瓦 金属板 微米级 异丙醇 涂覆 乙酯 配方 穿过 阻挡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耐候、而且隔热效果优异的隔热金属板专用隔热涂料,其配方按照重量配比如下:丙烯酸酯类45份、聚氨酯类55份、UV吸收剂0.5份、金红石钛白粉8份、微米级空心微珠8‑30份、着色色浆1‑3份、乙酯类8‑10份、异丙醇类5‑8份、异氰酸酯类10‑15份、改性硅油0.3‑0.5份,采用本技术方案后,在金属板上涂覆本技术方案的隔热涂料,可以大大降低热能从隔热瓦穿过的能力,阻挡热量进入建筑物内部,为建筑物内部降温创造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候隔热金属板专用隔热涂料。
背景技术:
目前部分建筑中使用的传统彩钢瓦都是单层结构的,具体地说,这些建筑瓦件都是 采用彩钢金属板压制成型的,单层使用隔热性能非常差,严重影响对建筑物内部降温效果。
为了降低建筑物内部温度,在安装这些彩钢瓦时,都必须在底层增加一层隔热材料, 一般这类隔热材料为泡沫板或者隔热海绵,这些隔热材料都非常厚,安装成本高,施工复杂,部分隔热材料还有防火、环境方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耐候、而且隔热效果优异 的隔热金属板专用隔热涂料。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隔热金属板专用隔热涂料, 其配方按照重量配比如下:丙烯酸酯类45份、聚氨酯类55份、UV吸收剂0.5份、金红 石钛白粉8份、微米级空心微珠8-30份、着色色浆1-3份、乙酯类8-10份、异丙醇类 5-8份、异氰酸酯类10-15份、改性硅油0.3-0.5份。
采用本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在金属板上涂覆本技术方案的隔热涂料,可以大大降低热能从隔热瓦穿过的能力,阻挡热量进入建筑物 内部,为建筑物内部降温创造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隔热瓦专用隔热涂料配方按照重量配比如下:丙烯酸酯类45份、聚氨酯类55份、UV吸收剂0.5份、金红石钛白粉8份、微米级空心微珠30份、着色色浆1份、 乙酯类10份、异丙醇类5份、异氰酸酯类10份、改性硅油0.5份。
隔热涂料配置工艺如下:
首先称重所需要量的丙烯酸酯类和聚氨酯类在搅拌罐中,低速开启搅拌,然后慢速 依次加入UV吸收剂、金红石钛白粉、微米级空心微珠、着色色浆、乙酯类、异丙醇类、 异氰酸酯类、改性硅油,接着继续搅拌5min,提高搅拌器速度继续搅拌10-20min后装入 转移桶备用,备好的料在暂存在空调房中,温度≤30℃,要求配置好的隔热涂料必须在 8h内用完。
使用时,根据制瓦工艺要求,把本隔热涂层采用辊涂或喷涂的方式涂覆在彩钢金属 板表面或覆盖在金属板上的其他载体表面就可以了。
实施例二:隔热瓦专用隔热涂料配方按照重量配比如下:丙烯酸酯类45份、聚氨酯类55份、UV吸收剂0.5份、金红石钛白粉8份、微米级空心微珠20份、着色色浆3份、 乙酯类8份、异丙醇类8份、异氰酸酯类15份、改性硅油0.3份。
实施例三:隔热瓦专用隔热涂料配方按照重量配比如下:丙烯酸酯类45份、聚氨酯类55份、UV吸收剂0.5份、金红石钛白粉8份、微米级空心微珠8份、着色色浆2份、 乙酯类9份、异丙醇类8份、异氰酸酯类10份、改性硅油0.5份。
实施例四:隔热瓦专用隔热涂料配方按照重量配比如下:丙烯酸酯类45份、聚氨酯类55份、UV吸收剂0.5份、金红石钛白粉8份、微米级空心微珠14份、着色色浆3份、 乙酯类8.8份、异丙醇类7份、异氰酸酯类13份、改性硅油0.4份。
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的配置工艺流程与实施例一相同。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 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 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 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红波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红波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34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