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蓝藻中草药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44019.2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2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九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智者水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65/48 | 分类号: | A01N65/48;A01P13/00;C02F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蓝藻 蓝藻水华 中草药 中草药制剂 抑制剂 制备 光合作用 白花蛇舌草 细胞膜结构 化感物质 活性物质 生物碱类 香豆素类 海藻 半枝莲 重量份 黄连 柴胡 臭味 除臭 大枣 等化 富含 干姜 虎杖 黄柏 龙葵 去除 三棱 抑菌 杀菌 感性 杀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蓝藻中草药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本发明的中草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黄连20‑50份、黄柏20‑50份、虎杖10‑20份、柴胡5‑10份、大枣5‑10份、干姜5‑10份、海藻5‑10份、白花蛇舌草1‑5份、三棱1‑5份、龙葵1‑5份和半枝莲1‑5份。本发明的中草药制剂富含化感物质,原料中的生物碱类和香豆素类等化感活性物质通过影响蓝藻光合作用,破坏蓝藻细胞膜结构和功能,从而达到杀死蓝藻、抑制蓝藻水华现象的效果;通过添加能够杀菌、抑菌和除臭作用的中草药与抑制蓝藻水华的化感性物质协同作用,在抑制蓝藻水华的过程中,去除产生的臭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生态环保治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蓝藻中草药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蓝藻是一种古老的原核生物群体,具有藻类和细菌双重特性,能利用阳光、水、氮、磷、二氧化碳和其它营养物质进行光合作用,是光合自养型生物。其细胞中含有较高浓度的藻毒素——微囊藻毒素(MC),长期接触会损坏人体肝功能,对神经、细胞和皮肤也有一定影响。蓝藻群体相对较大,但单细胞很小,最小直径仅0.1um,细胞内的伪空泡能提供可调节浮力,控制其在水体中的垂直分布。蓝藻生命力强,繁殖快,在适宜温度、光照、营养物及风向相对稳定情况下,12~24h能繁殖一次,即使在恶劣的生境中也能生存。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排放迅猛增加,大量含氮、磷污水进入水环境,目前我国已有66%以上湖泊、水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其中重富营养和超富营养的占22%,这种富营养化水体为蓝藻增殖提供了基本条件,当温度较高,天气晴朗时,水中蓝藻快速大量繁殖,上浮并聚集于水面,形成面积大、密度高的蓝藻层,呈现“蓝藻水华”现象。目前我国蓝藻暴发严重湖泊主要是“三湖”(太湖、巢湖和滇池),如太湖,2007年,蓝藻暴发面积达979km2,超过太湖总面积的2/5,巢湖和滇池每年暴发面积也有数十至数百平方千米。蓝藻生长、繁殖和暴发期是氮、磷富集、转换的过程,对水体并无污染,也基本不释放藻毒素。但其死亡后,其所含氮、磷、有机质和藻毒素会释放到水体和底泥中,成为河流和湖泊主要的内源污染,其尸体覆盖湖面散发腐臭,同时阻碍水体复氧,在缺氧和厌氧状态下,好氧微生物、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大量死亡,水质变差,水生态环境遭进一步破坏。
面对如此严峻的水污染现状,治理和控制蓝藻水华变得迫在眉睫,目前国内采用的技术主要有:①物理法:引换水,曝气,机械打捞收藻等方法,机械打捞是通过富集蓝藻→打捞藻水→运用气浮、混凝,离心、压滤、磁分离等方法分离藻水→最后资源化处理蓝藻,达到控制蓝藻水华的目的。物理法特点:见效快,指标不治本,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②化学法:化学除藻是通过化学药剂(统称杀藻剂)来控制水中藻类的繁殖,常见的杀藻剂有硫酸铜和DBNPA,BC-655等有机农药、通常与絮凝剂配合使用。化学灭藻剂控制蓝藻的爆发可以取得较好的短期效果,但并没有削减水体中“营养”的基本数量,一旦药效过去,蓝藻又将发作,治标未治本,还要承担二次污染的风险。③生物法:主要有栽种水生高等植物,养殖水生动物,投加微生物菌种等等。但外来物种会因没有天敌而引起其它的环境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智者水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智者水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40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作物治病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驱蚊中药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