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耦合线圈的电缆接地线监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44080.7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6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邓显波;欧阳本红;范明豪;刘松华;饶文彬;陈铮铮;李利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胡秋立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耦合线圈 电缆接地线 反馈信号 串联回路 监测单元 监测装置 预警单元 耦合 发送 方法设置 监测信号 接收监测 实时监控 输入耦合 线路故障 预警信息 装置监测 状态异常 判据 运维 预警 | ||
1.一种基于耦合线圈的电缆接地线监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预设规则生成监测信号,并将监测信号发送至耦合监测单元的输入端,并根据预设规则对从耦合监测单元的输出端接收到的反馈信号进行判断,并将对电缆接地线的判断结果发送至预警单元;
耦合监测单元,所述耦合监测单元包括第一耦合线圈、第二耦合线圈以及连接线;所述第一耦合线圈的二次侧、第二耦合线圈的一次侧通过连接线及大地与所述电缆接地线形成串联回路;所述第一耦合线圈的一次侧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用于接收所述监测信号;所述第二耦合线圈的二次侧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用于输出所述反馈信号;
预警单元,所述预警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单元的判断结果,并根据所述判断结果进行预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微处理器、CAP捕获模块以及信号放大器;所述微处理器用于生成监测信号,并控制所述CAP捕获模块捕获经所述信号放大器放大的反馈信号;所述微处理器用于对所述反馈信号进行判断;所述监测信号包括PWM脉冲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线圈以及所述第二耦合线圈采用高晶硅低磁通环绕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单元包括通信模块,所述通讯模块用于通过预设的通讯方式将所述判断结果向预设对象进行预警;所述预设的通讯方式包括通过GPRS进行无线通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用于向所述装置按预设规则进行供电;所述供电单元包括太阳能板以及储能电池;所述太阳能板用于提供电能输入,所述储能电池用于存储太阳能板输入的电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监测单元包括接地调整模块,所述耦合监测单元通过所述接地调整模块与所述大地相连;所述接地调整模块包括串联的线路阻抗以及特征容抗;所述接地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接地点的电学参数提供等效电阻以及等效电容。
7.一种基于耦合线圈的电缆接地线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第一耦合线圈的二次侧、第二耦合线圈的一次侧通过连接线及大地与电缆接地线进行连接,形成串联回路;
向所述第一耦合线圈的一次侧发送监测信号;
接收所述第二耦合线圈的二次侧返回的反馈信号;
根据所述反馈信号判断所述电缆接地线的监测情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反馈信号判断所述电缆接地线的监测情况,包括:
检测所述反馈信号,判断所述反馈信号是否满足所述监测信号对应的检测要求;所述检测要求包括波形以及频率;
若满足,则所述电缆接地线状态正常;
若不满足,则所述串联回路开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监测情况通过预设的通讯方式向预设的对象进行预警;所述预设的通讯方式包括通过GPRS进行无线通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信号包括PWM脉冲信号;所述所述第二耦合线圈的二次侧返回的反馈信号需进行信号放大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形成串联回路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接地点的电学参数确定所述接地点的等效电阻以及等效电容;
在所述连接线与大地间串联所述等效电阻以及等效电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408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