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转向系统的一体化连体叉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45788.4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1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乔俊亮;房桂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华伟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7/18 | 分类号: | B62D7/18 |
代理公司: | 天津盈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24 | 代理人: | 孙宝芸 |
地址: | 300353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叉体 长杆段 滚道 滚珠 汽车转向系统 滚珠保持架 弧形凹槽 弧形凸棱 连体 简化操作工序 一体成型的 一体化加工 容纳 焊接加工 同轴安装 同轴活动 轴向间隔 转向系统 转向运动 一体化 传统的 转向叉 插装 叉头 长杆 传递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转向系统的一体化连体叉结构,包括第一叉体和第二叉体,所述第一叉体和第二叉体均包括一体成型的叉头段和长杆段,第一叉体的长杆段同轴活动插装在第二叉体的长杆段内,第一叉体的长杆段与第二叉体的长杆段之间同轴安装有滚珠保持架,该滚珠保持架内的滚珠分别与所述第一叉体的长杆段及第二叉体的长杆段相接触;第一叉体的长杆段轴向间隔制有多条容纳滚珠的弧形凹槽滚道,所述第二叉体的长杆段外缘制有多条容纳滚珠的弧形凸棱滚道,弧形凸棱滚道与所述弧形凹槽滚道一一对应。本发明摒弃了传统的转向叉和长杆采用焊接加工方式,采用一体化加工简化操作工序,而且提高了转向系统中转向运动传递的柔性和连续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涉及汽车的转向系统,尤其是一种汽车转向系统的一体化连体叉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的转向叉是汽车转向系统中的重要零件之一,能够使汽车稳定行驶并灵敏传递行驶方向。转向叉的一个作用是将方向盘转动的角度值有效地传递到汽车前轮上,适时控制汽车行进中的路线,从而保证汽车安全;另一个作用是承受汽车前部载荷,支承并带动前轮绕主销转动,在汽车行驶状态下,承受着多变的冲击载荷。
目前,传统的转向叉存在问题如下:
1、转向叉由两部分构成,包括焊接在一起的前叉和杆体。这种结构导致加工工序多、焊接复杂,且焊接处易发生开焊、生锈的现象,极大地降低了产品的质量。
2、因转向叉承受的扭力较大,转向叉的风险系数,耐久性差。
3、产品生产周期长、成本高。
4、两件转向叉的杆体连接不合理,导致转向运动过程中传递的柔性和连续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提高转向运动传递的柔性和连续性的汽车转向系统的一体化连体叉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转向系统的一体化连体叉结构,包括第一叉体和第二叉体,所述第一叉体和第二叉体均包括一体成型的叉头段和长杆段,所述第一叉体的长杆段同轴活动插装在第二叉体的长杆段内,所述第一叉体的长杆段与第二叉体的长杆段之间同轴安装有滚珠保持架,该滚珠保持架内的滚珠分别与所述第一叉体的长杆段及第二叉体的长杆段相接触;所述第一叉体的长杆段轴向间隔制有多条容纳滚珠的弧形凹槽滚道,所述第二叉体的长杆段外缘制有多条容纳滚珠的弧形凸棱滚道,该弧形凸棱滚道与所述弧形凹槽滚道一一对应。
而且,所述第一叉体的长杆段端部制有的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内卡装限位圈。
而且,所述第二叉体的长杆段端部同轴制有环形卡槽,该环形卡槽卡装端盖。
本发明的有点效果为:
1、本结构的第一叉体和第二叉体均采用冷锻一体成型的结构,有效提高了产品承受扭力的能力,并且产品加工方便、降低成本,有效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2、本结构中的第一叉体和第二叉体之间采用滚珠保持架进行连接,使得两根长杆段之间用负间隙钢球连接,并用滚珠保持架进行连接,提高了转向系统中转向运动传递的柔性和连续性。
3、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构思巧妙,摒弃了传统的转向叉和长杆采用焊接加工方式;本结构采用一体化加工,简化操作工序、降低了制造成本,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叉体与滚珠保持架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华伟精工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华伟精工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57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向节、转向系统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方向盘同步控制的双泵双马达转向操纵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