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件切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45792.0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9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袁苗达;詹华山;李涛;黄诗鸿;张小恒;曾雨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聚伯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08 | 分类号: | B26D7/08;B26D7/1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杨柳 |
地址: | 401121 重庆市渝北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切割刀 底板 工件切割装置 切割板 连杆组 输送槽 限位板 齿轮 斜孔 加工技术领域 工作效率 切割过程 软管连接 一体成型 软管 单向阀 隔热板 连杆套 齿条 刀面 空腔 上套 通槽 通孔 中轴 连通 粉尘 切割 贯通 | ||
本发明涉及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件切割装置;包括机架、齿轮和与齿条、输送槽、活塞和切割刀,输送槽包括底板、限位板和切割板,底板、限位板与切割板一体成型;切割刀内部开设有通道,切割刀的刀面开设有斜孔,斜孔与通道贯通,通道与空腔通过切割板上的通孔连通;齿轮的中轴上套设有连杆组,连杆组末端的连杆套设在活塞内,连杆与活塞内的活塞固定连接,连杆位于切割刀的前端;底板开设有通槽活塞与切割刀内部的通道通过软管连接,活塞与软管的连接处设有单向阀;本发明提供了工件切割装置,在对隔热板进行切割时,能对切割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件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隔热板是由玻璃纤维材料和高耐热性的复合材料合成,不含对人体有害的石棉成份。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和介电性能,有良好的加工性。隔热板适用的领域广泛,汽车中的发动机和排气管均需要隔热板进行隔热;实践中,对隔热板需求的尺寸不同,需要进行切割加工。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为CN202192329U公开了隔热板的切割装置,包括有工作台,工作台上穿出有锯齿,工作台的一侧固定设有挡板,工作台的上方设有压板,压板的上方设有压料活塞,压料活塞的活塞杆与压板连接。
以上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工作台上设置挡板和压板,实现对不同厚度的隔热板进行切割,然而隔热板在切割的过程中,工作台上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工件切割装置,在对隔热板进行切割时,能对切割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避免粉尘对工件切割装置在切割时所带来的干扰,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工件切割装置,包括机架、固定在机架上的齿轮和与齿轮啮合的齿条,还包括输送槽、安装在机架一侧的活塞和安装在机架顶部的切割刀;所述输送槽包括底板、限位板和切割板,所述底板与齿条的上端面固定连接,限位板位于底板的端部,切割板位于底板的上方,限位板的端部与底板固定连接,切割板与底板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底板、限位板与切割板一体成型。
所述切割刀位于输送槽移动方向的前部,所述切割刀的刀口迎向输送槽的移动方向,所述切割刀内部开设有通道,切割刀的刀面开设有斜孔,所述斜孔与通道贯通,所述通道与空腔通过切割板上的通孔连通;所述齿轮的中轴上套设有连杆组,所述连杆组由若干连杆组成,所述连杆组末端的连杆套设在活塞内,所述连杆位于切割刀的前端;所述底板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供连杆上下滑动;所述活塞包括箱体和位于箱体内且与箱体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与连杆组末端的连杆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活塞与切割刀内部的通道通过软管连接,所述活塞与软管的连接处设有单向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安装在机架上的齿轮逆时针转动,带动齿条向前移动,齿条的移动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底板也随着齿条一起移动,从而带动输送槽发生位移;当隔热板放置在输送槽内的切割板上时,限位板对隔热板进行限位,随着输送槽向前移动,切割刀对隔热板进行切割,在切割的同时,连杆组发生位移,使得套设在活塞中连杆组末端的连杆上下移动,连杆向上移动时,穿过底板中开设的通槽,对通槽上方被切割掉的废弃隔热板产生向上的作用力,使得被切割掉的废弃隔热板被抵断,连杆向下移动时,被抵断的废弃隔热板落入到切割板与底板之间的空腔内;连杆的上下移动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活塞上下移动,使活塞通过活塞的移动产生气流,气流通过软管进入到切割刀内部的通道内,气流通过在通道内的流动带动刀口处斜孔与通道的连通处产生负压,使得切割刀对隔热板切割时产生的粉尘通过斜孔进入到通道内,粉尘随着气流的流动,通过通道底部的通孔,进入到空腔内,从而实现对隔热板切割的同时对粉尘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聚伯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聚伯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57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芳纶纤维复合材料低温加工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膜片孔废清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