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45984.1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57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张治平;李宏波;梁湖;刘贤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B41/04;F25B4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曾旻辉;李双皓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频器 冷却回路 压缩机组 第一电磁阀 冷却系统 电磁阀 节流阀 冷凝器 冷媒 串联 节流 温度检测模块 节流阀节流 小负荷工况 冷却量 并联 超温 供液 凝露 冷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冷却系统包括压缩机组、冷凝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节流阀、变频器;第二电磁阀和第一节流阀串联后并联第一电磁阀;压缩机组、冷凝器、第一电磁阀、变频器串联形成第一冷却回路;压缩机组、冷凝器、第二电磁阀、第一节流阀、变频器串联形成第二冷却回路;变频器内设有温度检测模块。因为第一冷却回路的冷媒在进变频器前无节流,供液温度相对较高,所以能满足压缩机组运行小负荷工况时对变频器的冷却,避免变频器凝露;因为第二冷却回路的冷媒在进变频器前被第一节流阀节流,节流后的冷媒温度较低,可以为变频器提供充足的冷却量,从而使得变频器不易超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却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变频冷水机组通过改变压缩机组的运行频率(转速)来调节机组的运行负荷,满足不同的供冷需求。变频器是用来控制和调整压缩机组运行频率(转速) 的控制系统,因此保证变频器正常工作是空调机组稳定运行的前提。
变频器在工作状态下会发热,整流模块、逆变模块和电抗为主要发热器件。变频器运行功率越大,发热量越大,如果这些热量不及时带走,变频器的温度就会不断升高,当温度高于极限值时,将导致元器件的损坏,变频器无法正常工作。为了保证变频器正常运行,需解决变频器的冷却问题。
现有的变频器一般采用冷媒进行冷却,冷媒冷却具有以下优点:冷媒冷却直接从空调机组自身取液,冷却回路属于密闭回路,和外界隔绝,避免了结垢的问题;冷媒冷却效率高,冷却系统结构简单体积小;冷媒冷却供也温度稳定,冷却效果问题。但是目前的冷媒冷却系统,进入变频器冷却前的冷媒会经过节流,温度较低,在机组长时间运行小负荷工况时,由于变频器的运行功率较小,变频器发热量较小,温度较低的冷媒进入变频器,会使变频器内冷媒供液铜管和变频器冷却板等器件的表面温度过低,如果变频器的气密性不好,湿空气进入,会在这些表面温度较低的地方产生凝露水,凝露水在变频器内堆积,将引起变频器锻炼损坏。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能解决压缩机组在运行小负荷工况时变频器凝露,在运行大负荷工况时变频器超温烧坏的问题。
为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却系统,包括压缩机组、冷凝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节流阀、变频器;第二电磁阀和第一节流阀串联后并联第一电磁阀;压缩机组、冷凝器、第一电磁阀、变频器串联形成第一冷却回路;压缩机组、冷凝器、第二电磁阀、第一节流阀、变频器串联形成第二冷却回路;变频器内设有温度检测模块和换热模块;
若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变频器内的温度小于切换温度T时,第一电磁阀开启,第二电磁阀关闭,第一冷却回路开启,第二冷却回路关闭;
若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变频器内的温度等于或大于切换温度T时,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开启,第一冷却回路关闭,第二冷却回路开启。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位于压缩机组和变频器之间的冷却量调节模块,用于调节冷媒通过变频器的流量。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冷却量调节模块包括至少一冷却量调节组件,冷却量调节组件包括电子膨胀阀。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冷却量调节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冷却量调节组件之间并联设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冷却量调节组件还包括与电子膨胀阀并联的第三电磁阀。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变频器内设有逆变模块、整流模块和电抗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位于冷却量调节组件和压缩机组之间的蒸发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59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精恒温控制太阳能热水系统
- 下一篇:并联压缩机组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