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机器人变刚度关节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47070.9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0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易科胜;任武;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5J17/02 | 分类号: | B25J17/02;B25J19/0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任林冲 |
地址: | 10085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机器人 刚度 关节 | ||
1.一种柔性机器人变刚度关节,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机模块(A1)、中间凸轮滚子模块(A2)、刚度调节模块(A3)和测量系统,主电机模块(A1)中的输出法兰盘Ⅱ(38)与中间凸轮滚子模块(A2)中的花键轴(8)固定连接,将主电机模块(A1)的扭矩传递到中间凸轮滚子模块(A2);凸轮滚子模块(A2)包括上凸轮盘(9)、中间圆盘(10)和下凸轮盘(11),上凸轮盘(9)和下凸轮盘(11)上设计有相同的曲面形状,上凸轮盘(9)可以在花键轴(8)上轴向滑动与周向滚动,上凸轮盘(9)与主电机模块(A1)中的法兰盘之间安装有模具弹簧(39),上凸轮盘(9)压缩模具弹簧(39)导致上凸轮盘(9)自身扭矩发生变化;下凸轮盘(11)与刚度调节模块(A3)中的输出法兰盘Ⅰ(36)固定连接;
工作时,主电机模块(A1)带动花键轴(8)旋转,进而带动中间圆盘(10)同步旋转,上凸轮盘(9)和下凸轮盘(11)绕花键轴(8)同步旋转,上凸轮盘(9)和中间圆盘(10)沿着花键轴(8)轴向滑动及周向不同步旋转,上凸轮盘(9)压缩模具弹簧(39),通过测量系统实时测量上凸轮盘(9)和中间圆盘(10)之间的动态夹角,控制主电机模块(A1)旋转,控制上凸轮盘(9)与中间圆盘(10)之间扭矩大小,直至使动态夹角与目标刚度对应角一致,进而确定关节刚度的变化大小;
刚度调节电机(16)不旋转时,上凸轮盘(9)相对下凸轮盘(11)只能进行轴向移动;刚度调节电机(16)旋转时,调节了上凸轮盘(9)与下凸轮盘(11)之间的相对角度,导致了上凸轮盘(9)轴向距离的变化,继而压缩弹簧(39);由于弹簧反力和曲面的作用,使得上凸轮盘(9)、中间圆盘(10)和下凸轮盘(11)产生了绕各自旋转轴的扭矩;
变刚度关节的扭矩和刚度与被动转角的关系的确定:滚子沿着凸轮曲面滑动,凸轮的曲面由曲线生成,曲线Γ在坐标系θY-O中为Y=f(θ),可进一步求得:
YB=f(θB),Y3=YB+rcos(αB)
YD=f(θD),Y4=YD+rcos(αD)
上升距离:Δy1=Y3-Y1,下降距离:Δy2=Y4-Y2
弹簧的总压缩量:Δy=Δy1+Δy2
弹簧力:Fa=Kspring*Δy
上凸轮盘扭矩:T上凸轮盘=Fτ*R=FaRtan(αD)
下凸轮盘扭矩:T下凸轮盘=Fτ*R=FaRtan(αB)
关节输出扭矩:T=T下凸轮盘-T上凸轮盘
关节刚度:
其中:r为滚子半径,R为凸轮盘展开半径,为关节被动变形角,Kspring为模具弹簧的弹性系数,f(θ)、和为已知的设计函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机器人变刚度关节,其特征在于,主电机模块(A1)包括主电机(1)、主电机支座(2)、谐波减速器(3)、主电机轴套(4)、波发生器(5)、刚轮(6)、输出盘(7)和输出法兰盘Ⅱ(38),主电机(1)的外壳固定于主电机支座(2)上,主电机(1)的输出轴通过主电机轴套(4)与谐波减速器(3)的波发生器(5)连接,谐波减速器(3)的刚轮(6)与主电机支座(2)固定连接,谐波减速器(3)的柔轮与输出盘(7)固定连接,主电机(1)的输出轴与主电机轴套(4)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未经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707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协作机器人一体化关节
- 下一篇:一种基于磁流变液的气动肌肉仿生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