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位控制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47491.1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45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赵乐乐;周涛;张孟孟;韩冻;范志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4 | 分类号: | G06F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位 控制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复位控制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复位信号发生器,用于在预设的第一复位时间间隔内,将方波复位信号输出至方波检测器;所述方波检测器,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方波复位信号时,将复位控制信号输出至待复位器;所述待复位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复位控制信号后,进行复位。本发明提出的复位控制装置及方法,在复位芯片损坏时,不会导致DSP、FPGA等持续复位,使其能够正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位控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辆的复杂功能离不开许多的控制单元,例如新能源汽车中的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简称ECU)、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BMS)、电机控制单元(Moter Control Unit,简称MCU)和一些多媒体控制单元等。这些控制单元都是以DSP或者FPGA为核心以及周围的电路构成的,在上电期间,为了防止由于电源不稳导致DSP或者FPGA误操作,都会设计复位电路。
相关技术中,一般采用复位芯片(例如X5325、X5045、TPS767D301PWP、TPS3803-Q1等)来进行复位。这些复位芯片在执行复位的时候,通过发出单一电平的复位信号,来控制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等进行复位。例如复位芯片执行复位时,发出高电平复位信号,经电平转换电路后转换为低电平控制信号,控制DSP、FPGA等执行复位操作,复位芯片发出低电平复位信号时,经电平转换电路后转换为高电平控制信号,控制DSP、FPGA等正常工作。
但相关技术至少存在如下缺陷:复位芯片损坏,将会导致DSP、FPGA等持续复位,不能正常工作,尤其是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DSP、FPGA等持续复位将会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复位控制装置,以在复位芯片损坏时,不会导致DSP、FPGA等持续复位,使其能够正常工作。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复位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复位控制装置,包括:复位信号发生器,用于在预设的复位时间间隔内,将方波复位信号输出至方波检测器;所述方波检测器,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方波复位信号时,将复位控制信号输出至待复位器;所述待复位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复位控制信号后,进行复位。
本发明实施例的复位控制装置,采用方波复位信号控制待复位器进行复位,复位信号发生器损坏时,不会输出方波复位信号,进而方波检测器因检测不到方波复位信号,不会输出复位控制信号,因此不会导致待复位器(例如DSP、FPGA等)持续复位,使其能够正常工作。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复位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控制复位信号发生器在预设的第一复位时间间隔内,将方波复位信号输出至方波检测器;控制所述方波检测器在检测到所述方波复位信号时,将复位控制信号输出至待复位器;控制所述待复位器在接收到所述复位控制信号后,进行复位。
本发明实施例的复位控制方法,采用方波复位信号控制待复位器进行复位,复位信号发生器损坏时,不会输出方波复位信号,进而方波检测器因检测不到方波复位信号,不会输出复位控制信号,因此不会导致待复位器(例如DSP、FPGA等)持续复位,使其能够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74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