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射频指纹的WiFi定位欺骗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48883.X | 申请日: | 2018-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18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郑娜娥;田英华;吕品品;董鹏;任修坤;张龙;张靖志;岳嘉颖;蒋春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2/122 | 分类号: | H04W12/122;H04W4/02;H04W64/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周艳巧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射频 指纹 wifi 定位 欺骗 检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射频指纹的WiFi定位欺骗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内容:
A)获取包含每个WiFi接入点标识信息和射频指纹特征两者对应关系的接入点列表;
B)对接入点列表中的射频指纹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在接入点列表中删除伪造WiFi接入点;
C)将处理后的接入点列表传输至定位数据库,查询并获取消除定位欺骗后的真实位置信息;
B)中,对每个WiFi接入点的射频指纹特征进行聚类分析,获取具有相似射频指纹特征的接入点聚类簇;将射频指纹特征聚集度高于设定阈值的WiFi接入点标记为伪造WiFi接入点,并从接入点列表中剔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射频指纹的WiFi定位欺骗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A)中,对移动终端接收到的每个信标帧,提取其WiFi接入点标识信息和射频指纹特征;针对接入点标识信息和射频指纹特征建立两者对应关系,获取每个WiFi接入点的射频指纹特征,并添加至接入点列表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射频指纹的WiFi定位欺骗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A)中,WiFi接入点标识信息包含无线网络名称和WiFi接入点MAC地址;射频指纹特征包含信号频偏、相位噪声和时钟误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射频指纹的WiFi定位欺骗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C)中,移动终端接收周围信道中的信标帧,通过信标帧中的WiFi接入点标识信息查询定位数据库中数据,该定位数据库中存储的均为真实WiFi接入点标识信息,通过查询即可得到临近WiFi接入点真实的当前位置信息。
5.一种基于射频指纹的WiFi定位欺骗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提取模块、分析模块和定位模块,其中,
提取模块,用于获取接入点列表,该接入点列表中包含每个WiFi接入点标识信息和射频指纹特征两者对应关系;
分析模块,用于通过对接入点列表中的射频指纹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删除接入点列表中的伪造WiFi接入点;
定位模块,用于将处理后的接入点列表传输至定位数据库,查询并获取消除定位欺骗后的真实位置信息;
所述的分析模块包含聚类子模块、阈值设定子模块和列表更新子模块,其中,
聚类子模块,用于对每个WiFi接入点的射频指纹特征进行聚类分析,获取具有相似射频指纹特征的接入点聚类簇;
阈值设定子模块,用于预先设置用于判定射频指纹特征聚集度门限的阈值;
列表更新子模块,用于将射频指纹特征聚集度高于阈值的WiFi接入点标记为伪造WiFi接入点,并从接入点列表中剔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射频指纹的WiFi定位欺骗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WiFi接入点标识信息包含无线网络名称和WiFi接入点MAC地址;射频指纹特征包含信号频偏、相位噪声和时钟误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射频指纹的WiFi定位欺骗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取模块包含提取子模块一、提取子模块二、建立映射子模块和列表获取子模块,其中,
提取子模块一,用于提取通过移动终端接收周围信道中WiFi接入点广播的每个信标帧的WiFi接入点标识信息;
提取子模块二,用于提取通过移动终端接收周围信道中WiFi接入点广播的每个信标帧的射频指纹特征;
建立映射子模块,用于将WiFi接入点标识信息和射频指纹特征建立对应关系,获取每个WiFi接入点的射频指纹特征;
列表获取子模块,用于将WiFi接入点标识信息和射频指纹特征的对应关系添加至接入点列表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射频指纹的WiFi定位欺骗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模块包含信息获取子模块、信息查询子模块和位置定位子模块,其中,
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通过移动终端接收周围信道中信标帧,获取信标帧中WiFi接入点标识信息;
查询子模块,用于通过获取到的WiFi接入点标识信息查询定位数据库中数据,该定位数据库中存储的均为真实WiFi接入点标识信息;
位置定位子模块,用于通过定位数据库查询结果,得到临近WiFi接入点真实的当前位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888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文件下载方法及相关产品
- 下一篇:波纹沥青防水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