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目标线路实际参数分析的断路器智能化调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49315.1 | 申请日: | 2018-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0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丁克立;吴升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诚意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 |
代理公司: | 34119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傅磊<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载电流变化 关系模型 目标线路 检测点 存储 断路器 温度确定模块 智能调控模块 高精度监测 智能化调控 长度确定 电流变化 负载电流 实际参数 实际负载 信息确定 直径确定 分析 调控 | ||
1.一种目标线路实际参数分析的断路器智能化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直径确定模块,用于建立线路直径、检测点距离与负载电流变化范围三者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模型并存储;
长度确定模块,用于建立线路长度、检测点距离与负载电流变化范围三者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模型并存储;
温度确定模块,用于建立线路平均温度、检测点距离与负载电流变化范围三者之间的第三对应关系模型并存储;
参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目标线路的直径、长度、平均温度,分别采集目标线路上设置的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处的负载电流;
信息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目标线路的直径以及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之间的距离在第一对应关系模型中查找对应的第一负载电流变化范围、基于目标线路的长度以及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之间的距离在第二对应关系模型中查找对应的第二负载电流变化范围、基于目标线路的平均温度以及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之间的距离在第三对应关系模型中查找对应的第三负载电流变化范围;
智能调控模块,用于对目标线路上设置的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处的负载电流、第一负载电流变化范围、第二负载电流变化范围、第三负载电流变化范围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调控目标线路上断路器的工作状态;
所述智能调控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目标线路上第一检测点处的负载电流,记为I1、第二检测点处的负载电流,记为I2、第一负载电流变化范围、第二负载电流变化范围、第三负载电流变化范围;
计算第一检测点处的负载电流I1与第二检测点处的负载电流I2的负载电流变化值I0;
将负载电流变化值I0与第一负载电流变化范围进行比较:
当负载电流变化值I0处于第一负载电流变化范围之内时,调控目标线路上断路器不动作;
当负载电流变化值I0处于第一负载电流变化范围之外时,进一步将负载电流变化值I0与第二负载电流变化范围进行比较:
若负载电流变化值I0处于第二负载电流变化范围之内,调控目标线路上断路器不动作;
若负载电流变化值I0处于第二负载电流变化范围之外,进一步将负载电流变化值I0与第三负载电流变化范围进行比较:
当负载电流变化值I0处于第三负载电流变化范围之内时,调控目标线路上断路器不动作;
当负载电流变化值I0处于第三负载电流变化范围之外时,调控目标线路上断路器动作,切断目标线路;
其中,I0=|I1-I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标线路实际参数分析的断路器智能化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径确定模块中,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模型中,一种线路直径、一种检测点距离与一个负载电流变化范围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标线路实际参数分析的断路器智能化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径确定模块中,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模型中,至少两种线路直径、一种检测点距离与一个负载电流变化范围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标线路实际参数分析的断路器智能化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确定模块中,所述第二对应关系模型中,一种线路长度、一种检测点距离与一个负载电流变化范围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标线路实际参数分析的断路器智能化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确定模块中,所述第二对应关系模型中,至少两种线路长度、一种检测点距离与一个负载电流变化范围一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标线路实际参数分析的断路器智能化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确定模块中,所述第三对应关系模型中,一种平均温度、一种检测点距离与一种负载电流变化范围一一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诚意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诚意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931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