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板材喷漆后烘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51388.4 | 申请日: | 201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5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吴佳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佳锋 |
主分类号: | B05D3/04 | 分类号: | B05D3/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311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腔 驱动蜗轮 支撑立柱 烘干箱 后烘干装置 工作电机 固定焊接 汽车板材 上下两端 竖直设置 喷漆 烘干 内部中间位置 烘干过程 节能环保 内部设置 套管内壁 外表面相 左侧位置 螺纹 套管 排出 蜗杆 保证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板材喷漆后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加热腔、支撑立柱和板材,所述烘干箱内部设置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左侧位置竖直设置支撑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上下两端固定焊接所述烘干箱上下壁,所述加热腔内部中间位置水平放置板材;所述加热腔左侧中间位置设置第二工作电机,所述第二工作电机前侧固定焊接驱动蜗轮,所述驱动蜗轮左侧竖直设置蜗杆,所述驱动蜗轮上下两端套设套管,所述套管内壁设置有与所述驱动蜗轮外表面相配合的螺纹;本发明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保证了烘干过程中的产生的有毒气体能够排出,同时通过对板材进行两面的烘干,保证了板材烘干的快速均匀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板材喷漆后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板材即汽车用钢板,主要用于汽车车身,汽车板材从生产工艺特点划分为热轧钢板、冷轧钢板和涂镀层钢板。从强度角度可划分为普通钢板、低合金高强度钢板、普通高强度钢板和先进高强度钢板等。汽车板材在投入使用之前均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序,其中就包括对板材表面进行喷漆处理,而喷漆处理后则需要使用到烘干装置,使用此类装置对板材进行喷漆处理后的板材从而达到美观、保护板材的目的;现有板材烘干装置结构简单,热能利用率较低,且只能通过单面对板材进行加热处理,导致板材受热不均匀,影响了板材的性能,同时在加热烘干过程中,排出的尾气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健康,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板材喷漆后烘干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板材喷漆后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板材喷漆后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加热腔、支撑立柱和板材,所述烘干箱内部设置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左侧位置竖直设置支撑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上下两端固定焊接所述烘干箱上下壁,所述加热腔内部中间位置水平放置板材;所述加热腔左侧中间位置设置第二工作电机,第二工作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烘干箱左侧壁中间位置,所述第二工作电机为正反转电机,且第二工作电机型号为5IK90RGU-CF,所述第二工作电机前侧固定焊接驱动蜗轮,所述驱动蜗轮左侧竖直设置蜗杆,所述驱动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所述驱动蜗轮上下两端套设套管,所述套管内壁设置有与所述驱动蜗轮外表面相配合的螺纹,所述加热腔左侧关于所述驱动蜗轮对称设置两个热气压缩腔,所述热气压缩腔固定安装在所述烘干箱左侧壁上,且所述套管远离所述蜗杆一端延伸至所述热气压缩腔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热气压缩腔内水平设置第一活塞板,所述第一活塞板与所述套管固定焊接,且所述热气压缩腔左侧壁相互远离一侧安装热气入口,所述热气压缩腔右侧壁相互远离一侧连通导流管,所述导流管水平设置,且所述导流管远离所述热气压缩腔一端贯穿所述支撑立柱,且延伸至所述支撑立柱右侧;所述板材上下侧均水平设置多个热气喷头,所述热气喷头远离所述板材一端固定连接热气均流管,所述热气均流管相互远离一侧中间位置连接所述导流管。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蜗轮前侧偏离所述驱动蜗轮圆心位置处铰接第一铰接杆,所述第一铰接杆远离所述驱动蜗轮一端铰接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二铰接杆远离所述第一铰接杆一端贯穿支撑立柱中间位置,且延伸至所述支撑立柱右侧,所述第二铰接杆远离所述第一铰接杆一端铰接水平滑槽,所述水平滑槽对称设置在所述板材两侧,且所述水平滑槽与所述板材滑动连接,所述右侧的水平滑槽固定焊接水平连接杆,所述水平连接杆远离所述水平滑槽一端贯穿所述烘干箱右侧壁,且延伸至所述烘干箱右侧中间位置;所述水平连接杆右端固定焊接限位杆。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将水平连接杆替换为齿条杆,所述齿条杆前侧设置齿轮,且所述齿条杆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齿轮下方固定焊接第二螺纹杆,所述烘干箱右下方设置尾气回收腔,第二螺纹杆下端延伸至所述尾气回收腔内,并与尾气回收腔内的第二活塞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板与所述第二螺纹杆接触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纹杆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尾气回收腔上表面左侧位置设置抽风口,所述尾气回收腔右侧壁顶部设置排气口,且抽风口和排气口均设置单向阀,放置排出的气体回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佳锋,未经吴佳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13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