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态环境智能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52160.7 | 申请日: | 201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1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周才池;严华锋;廖洪锋;秦宝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斗文计算机系统集成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顾俊超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长***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环境 数据预处理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 数据存储模块 数据导入模块 数据服务模块 数据交换模块 数据融合模块 智能监测系统 读取 预处理模块 标准接口 获取数据 机器学习 计算资源 紧急告警 模块提供 信息网关 应用提供 归一化 行校验 控件 删除 清洗 检索 分析 采集 关联 | ||
本发明公开生态环境智能监测系统,包含有,数据导入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交换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数据融合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数据服务模块来完成,其中数据导入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交换模块采集和获取数据,数据预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行校验、分析、清洗,数据融合模块对预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进行时间和控件关联,数据存储模块为其他模块提供数据的检索、读取、删除的操作,数据服务模块为应用提供归一化标准接口。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利用信息网关的计算资源,进行相应的机器学习,实现相关生态环境事件的紧急告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境智能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生态环境监测所采用的检测技术手段,往往比较落后,只能够对局部地区进行监测,无法对整体进行准确的检测、现有技术手段在测量环境信息参数时出现的范围小、时间长、耗费人力物力等缺点,且现有的环境监测系统由多个部门在不同的时间分别建设,这样就导致了信息采集参数的多样性,不仅个系统的互联性差,而且基本不实时,这就需要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充分的利用当前的科技,将计算机技术、航拍、卫星检测和遥感等进行有机的结合,使生态环境的监测更加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生态环境智能监测系统。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生态环境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数据导入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交换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数据融合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数据服务模块来完成,其中数据导入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交换模块采集和获取数据,数据预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行校验、分析、清洗,数据融合模块对预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进行时间和控件关联,数据存储模块为其他模块提供数据的检索、读取、删除的操作,数据服务模块为应用提供归一化标准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至少在于:将各系统与互联网相连接,从而达到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追踪、监控和管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生态环境智能监测系统。生态环境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数据导入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交换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数据融合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数据服务模块来完成,其中数据导入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交换模块采集和获取数据,数据预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行校验、分析、清洗,数据融合模块对预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进行时间和控件关联,数据存储模块为其他模块提供数据的检索、读取、删除的操作,数据服务模块为应用提供归一化标准接口。
采用本地信息网关+前端传感器的配置,实现对生态环境中空气和水的主要监测数据自动采集,利用信息网关的计算资源,进行相应的机器学习,实现相关生态环境事件的紧急告警。利用生态环境监测云对各个监控节点的状态进行远程监控与分析、对上报实时数据进行梳理与存储、利用预警算法模型对相关数据进行训练,提供异常情况的预警告警,利用预警告警规则与事件流引擎结合,进行事件推送,保证人们居住环境的安全。
以上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且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斗文计算机系统集成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斗文计算机系统集成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21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