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车节能调控方法、装置、系统和电动车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53734.2 | 申请日: | 201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9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帮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帮前 |
主分类号: | B60L15/20 | 分类号: | B60L1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油门 电动机驱动控制 电动机驱动系统 车辆运行参数 电压调速信号 节能调控 运行参数 调速系统控制 驱动电动机 电动汽车 电能利用 调速系统 动作产生 对比分析 控制策略 续航里程 最大化 驱动 输出 检测 | ||
本发明提供了电动车节能调控方法、装置、系统、介质和电动车,涉及电动汽车控制领域;本发明在调速系统开始动作产生第一油门电压调速信号时,检测并获取当前车辆的运行参数;对比分析当前车辆的运行参数与预先设定的车辆运行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电动机驱动控制策略;按照确定的电动机驱动控制策略向电动机驱动系统输出第二油门电压调速信号。本发明通过调整电动机驱动系统以与当前车辆运行参数相比配的控制策略驱动电动机,而不是单纯由调速系统控制驱动,减少了人工无法精确控制导致过踩油门造成的电能浪费,达到电能利用最大化,提高续航里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电动车节能调控方法、装置、系统和电动车。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紧张的加剧,人们将越来越多的精力投入到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中,进而,新能源汽车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常规的车用燃料如汽油等不可再生能源)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通常,新能源汽车所使用的能源是电能,使用电能作为能源的电动车相较于传统汽车而言,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使用前景较好。
另外,影响电动车续航里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们驾驶车辆的行为习惯。通常,人们通过踩踏油门踏板,控制车辆的行驶速度,而车辆在启动或行驶的过程中,人们无法精确的控制踩踏油门的深度以适应当前车辆速度,当油门踩踏的深度过大时,电源(电池组)会向电动机输出过量的电流,造成电能的浪费,降低车辆的续航里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节能调控方法、装置、系统和电动车,通过在原有电动驱动系统的基础上增设节能调节装置,通过节能调节装置将由油门电压信号调制与车辆运行速度相匹配,使得车辆驱动电机工作方式根据当前车辆速度确定,而不是单独由驾驶员踩踏油门的深度确定,避免了人工踩踏油门时,电门无法精确控制,导致的大电流长时间持续输入造成的电能浪费现象,有效的提高了续航里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节能调控方法,包括:
在调速系统开始动作产生第一油门电压调速信号时,检测并获取当前车辆的运行参数;
对比分析当前车辆的运行参数与预先设定的车辆运行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电动机驱动控制策略;
按照确定的电动机驱动控制策略向电动机驱动系统输出第二油门电压调速信号。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节能调控方法,所述电动机驱动控制策略用于表征以下任意一个或多个信息:
每个第二油门电压调速信号的生成时间、向电动机驱动系统输出指定第二油门电压调速信号的时间、每个第二油门电压调速信号的幅值;
其中,第二油门电压调速信号的数量为一个或至少两个。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节能调控方法,电动机驱动控制策略中记录有首次生成的第二油门电压调速信号的幅值和第二油门电压调速信号的下降幅度。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节能调控方法,所述车辆运行参数包括:车辆运行速度和油门电压。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节能调控方法,所述车辆运行参数还包括以下任意一个或多个参数:
电源输出电流、电源输出电压、电源输出功率、车辆加速度、车辆转弯角度、路况坡度。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节能调控方法,所述第二油门电压调速信号所对应的油门电压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油门电压调速信号所对应的油门电压值,和/或,第二油门电压调速信号的幅值的小于或等于第一油门电压调速信号的幅值。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节能调控方法,所述电动机驱动控制策略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帮前,未经张帮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37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