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安全性高的智能锁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55491.6 | 申请日: | 201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7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曹燕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富阳通讯塑料厂 |
主分类号: | E05B63/14 | 分类号: | E05B63/14;E05B47/00;E05B47/02;E05B51/02;E05B1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保护 功能 安全性 智能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安全性高的智能锁,包括主锁芯、保护机构、两个副锁芯和两个压力传感器,副锁芯内设有锁死机构,所述锁死机构包括电磁铁、套环、连杆、传动块、驱动杆、传动杆、转动轴、从动杆、两个限位板和两个锁死组件,锁死组件包括摆动单元和锁死单元,摆动单元包括摆动杆和伸缩单元,伸缩单元包括伸缩块、第一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一齿条,该具有保护功能的安全性高的智能锁,当压力传感器受到的瞬间压力过大时,通过保护机构将主锁芯隐藏的同时,带动两个保护板靠近,对主锁芯起到保护作用,当压力传感器受到的瞬间压力过大时,通过锁死机构将门板与门框锁死,使得该智能锁的安全性更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安全性高的智能锁。
背景技术
智能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的锁具。智能锁是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现在的智能锁不同于以往的“先开启再扫描”的方式,扫描方式非常简单,将手指放在扫描处的上方由上至下的扫描就可以,无需将手指按在扫描处,扫描的方式更减少指纹残留,大大降低指纹被复制的可能性,安全独享。
现有的智能锁在使用过程中,智能锁裸露在外,容易受到外界伤害,导致现有的智能锁的使用寿命降低,不仅如此,若受到强烈敲击,主锁芯损坏后,将无法起到原有的作用,使得现有的智能锁的安全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安全性高的智能锁。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安全性高的智能锁,包括主锁芯、保护机构、两个副锁芯和两个压力传感器,两个副锁芯分别位于主锁芯的上方和下方,所述保护机构设置在主锁芯的一侧,两个压力传感器均设置在主锁芯的远离保护机构的一侧,所述压力传感器与主锁芯固定连接;
所述副锁芯内设有锁死机构,所述锁死机构包括电磁铁、套环、连杆、传动块、驱动杆、传动杆、转动轴、从动杆、两个限位板和两个锁死组件,所述电磁铁竖向设置,所述套环套设在电磁铁上,所述套环通过连杆与副锁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磁铁与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所述传动块位于电磁铁的下方,所述驱动杆竖向设置在传动块的下方,所述驱动杆的顶端与传动块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的底端与传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从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传动杆套设在转动轴上,所述限位板竖向固定在副锁芯内的底部,两个限位板分别套设在转动轴的两端上;
所述锁死组件包括摆动单元和锁死单元,所述摆动单元与从动杆连接,所述锁死单元设置在副锁芯的一侧;
所述摆动单元包括摆动杆和伸缩单元,所述摆动杆的一端与从动杆铰接,所述摆动杆的中心处与副锁芯的内壁铰接,所述伸缩单元设置在摆动杆内;
所述伸缩单元包括伸缩块、第一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一齿条,所述第一电机水平固定在摆动杆内,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条水平固定在伸缩块的下方,所述摆动杆的远离从动杆的一端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伸缩块与第一开口相匹配;
所述保护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固定块、连接杆、从动组件、两个移动组件和两个保护板,所述固定块固定在主锁芯的远离压力传感器的一侧,所述驱动组件驱动固定块移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固定块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从动组件连接,两个移动组件分别设置在从动组件的两侧,所述移动组件与保护板一一对应,所述移动组件与保护板连接;
所述从动组件包括传动轮和第二齿轮,所述连接杆的远离固定块的一端与传动轮的远离圆心处铰接,所述第二齿轮与传动轮同轴设置,两个移动组件分别设置在第二齿轮的两侧;
所述主锁芯内还设有PLC和无线信号收发模块,所述PLC与无线信号收发模块电连接,所述PLC与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无线信号收发模块无线信号连接,所述电磁铁与PLC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富阳通讯塑料厂,未经杭州富阳通讯塑料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54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