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钢轨探伤车的探轮外套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56956.X | 申请日: | 201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8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田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金达海恒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27/12;C08K13/02;C08K3/38;C08K3/36;C08K3/3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轨探伤车 探轮 制备工艺 甲基乙烯基三 耐高温能力 碳化硅颗粒 二氧化硅 热稳定剂 热稳定性 使用寿命 碳酸氢镁 二丁酯 防老剂 硫化剂 偶联剂 硼酸锌 热熔胶 丙基 断裂 配方 橡胶 老化 保证 | ||
1.一种用于钢轨探伤车的探轮外套,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PVC树脂60-80份、甲基乙烯基三氟丙基橡胶25-35份、TPR热熔胶18-26份、二丁酯10-14份、硼酸锌5-9份、碳酸氢镁5-9份、二氧化硅5-9份、碳化硅颗粒5-9份、热稳定剂3-5份、硫化剂3-5份、偶联剂3-5份、防老剂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轨探伤车的探轮外套,其特征在于,PVC树脂、甲基乙烯基三氟丙基橡胶、TPR热熔胶的重量比为65-75:28-32:20-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轨探伤车的探轮外套,其特征在于,二丁酯、硼酸锌、碳酸氢镁的重量比为11-13:6-8:6-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轨探伤车的探轮外套,其特征在于,二氧化硅、碳化硅颗粒的重量比为6-8:6-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轨探伤车的探轮外套,其特征在于,热稳定剂、硫化剂、偶联剂、防老剂的重量比为3.5-4.5:3.5-4.5:3.5-4.5:3.5-4.5。
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用于钢轨探伤车的探轮外套,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
PVC树脂65-75份、甲基乙烯基三氟丙基橡胶28-32份、TPR热熔胶20-24份、二丁酯11-13份、硼酸锌6-8份、碳酸氢镁6-8份、二氧化硅6-8份、碳化硅颗粒6-8份、热稳定剂3.5-4.5份、硫化剂3.5-4.5份、偶联剂3.5-4.5份、防老剂3.5-4.5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轨探伤车的探轮外套,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的最优配方如下:
PVC树脂70份、甲基乙烯基三氟丙基橡胶30份、TPR热熔胶22份、二丁酯12份、硼酸锌7份、碳酸氢镁7份、二氧化硅7份、碳化硅颗粒7份、热稳定剂4份、硫化剂4份、偶联剂4份、防老剂4份。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轨探伤车的探轮外套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按比例称取PVC树脂、甲基乙烯基三氟丙基橡胶以及TPR热熔胶,并将其置于炼胶机内,并在300-400摄氏度的环境中进行混合熔炼,待其完全熔炼后,过滤其中的大颗粒物以及杂质,形成基料;
S2、按比例将二丁酯、硼酸锌、碳酸氢镁、二氧化硅以及碳化硅颗粒依次缓慢置入搅拌器内,并在添加过程中进行混合搅拌,添加完成后,将温度升高至45-65摄氏度,继续混合搅拌15-30min,形成第一混合物;
S3、在S2完成后,将第一混合物均匀置于基料内,并在同等温度下进行混合搅拌,且混合搅拌时间为20-40min,然后将温度降低至120-160摄氏度,并迅速向其中添加热稳定剂、硫化剂、偶联剂以及防老剂,实时搅拌5-9min后,形成浇注液,将其置于无菌环境中备用;
S4、将S3得到的浇注液浇注至探轮外套硫化模具内,硫化时间5-9分钟,模具温度控制在100-120摄氏度,模具压力控制在25-30MPa,硫化过程结束后,将原料从模具中取出,即得到用于钢轨探伤车的探轮外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钢轨探伤车的探轮外套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4中,将原料从模具中取出后,需第一时间将其置于10-20摄氏度的水中进行冷却,然后再次检测其是否存在缺陷或者瑕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金达海恒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金达海恒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695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