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多联环境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58505.X | 申请日: | 201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0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斌;李超爽;陈天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森威尔智能环境(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06 | 分类号: | F24F3/06;F24F3/14;F24F3/16;F24F7/08;F24F11/89;F24F13/28;F24F1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室内主机 新风主机 室外主机 多联 传热管道 多联空调 净化系统 空气环境 气流管道 无缝融合 新风环境 新风系统 用户个性 用户提供 冷媒 香氛 喜好 室外 洁净 室内 智能 | ||
一种新型多联环境机系统,包括:一设置在室外的空调室外主机;一新风主机;及多个设置在室内的空调室内主机;所述空调室外主机通过冷媒传热管道分别与新风主机及空调室内主机连接;所述新风主机通过气流管道分别与所述空调室内主机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多联空调、净化系统、新风系统、控湿系统、香氛等,充分智能无缝融合,达到人体舒适的温度、湿度、PM2.5、新风环境,以及用户个性喜好气味;为用户提供舒适、洁净、清新的空气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风技术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多联环境机系统。
背景技术
空调多联机集一拖多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节能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于一体,比单体空调更节能、舒适、省空间,在中小型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应用上日益广泛。随着居民对空气质量和呼吸健康的关注,净化新风系统逐步成为家居、公共空间的标配产品。然而空调多联机的内循环与净化新风外循环的要求从原理上相互冲突,至今市场上仍未有二者有效融合的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多联环境机系统。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多联环境机系统,包括:
一设置在室外的空调室外主机;
一新风主机;
及多个设置在室内的空调室内主机;
所述空调室外主机通过冷媒传热管道分别与新风主机及空调室内主机连接;
所述新风主机通过气流管道分别与所述空调室内主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室外主机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单元和第一风机,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连接;
所述新风主机包括:新风机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型风机壳体内部的全热交换器、第二风机、第一过滤单元、第二换热单元、第三风机和第二过滤单元;
所述新风机壳体内部一侧设有室内排风入风流道和室内新风出风流道,所述壳体内部另一侧设有室外新风入风流道和室外排风出风流道,所述全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新风机壳体中部,并位于所述室内排风入风流道、室内新风出风流道、室外新风入风流道和室外排风出风流道的交汇处;
所述全热交换器的四个侧边分别与室内排风入风流道、室内新风出风流道、室外新风入风流道和室外排风出风流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室内新风出风流道通过气流管道分别与所述空调室内主机连接,所述室外新风入风流道和室外排风出风流道均连通至室外,所述室内排风入风流道通过一排风阀连通至室内;
所述第二风机、第一过滤单元、第二换热单元沿室内新风出风流道出口到全热交换器的方向顺次设置在所述室内新风出风流道内,所述第二换热单元与所述冷媒管道连接;
所述第三风机设置在所述室外排风出风流道内;
所述第二过滤单元设置在所述室外新风入风流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单元包括初效滤网、中效滤网、高效滤网、复合滤网,所述第二过滤单元为粗效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新风主机还包括一第一压力传感单元,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单元上,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单元的探头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单元两侧,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单元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差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新风主机还包括第一温湿度传感单元、第二温湿度传感单元,所述第一温湿度传感单元设置在所述室内新风出风流道的出口处,所述第二温湿度传感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单元与第二换热器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森威尔智能环境(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云森威尔智能环境(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85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室外设备及遮挡机构
- 下一篇:一种机房温度调节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