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59516.X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7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田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4;B32B33/00;B32B37/24;C08K9/00;C08K3/04;C08L6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层 制法 纳米碳管 种碳纤维 复合材料 层合件 碳纤维复合材料 反应性官能基 树脂 塑形 | ||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法,该碳纤维复合材料之制法包括:于第一碳纤维层的第一侧结合第二碳纤维层,以得到层合件,其中,该第一碳纤维层的一表面上形成有含纳米碳管的树脂,且该纳米碳管表面具有反应性官能基;以及塑形该层合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法,尤指一种具有高减振特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进步,使用者需求的增加与节能的需求等,均使高分子纤维复合材料朝向轻量化、高强度发展。如自行车、高尔夫球杆、球拍、球棒等运动器材,风力发电叶片及工业生产设备方面的应用,皆伴随着轻量化、提升强度之发展,必须同时解决高分子纤维复合材料结构振动所产生的减振问题,以提升使用者的舒适性与工业生产设备应用的效能。
举例而言,运输用机械手臂在高速移动(2.8m/秒)、旋转(210°/秒)时会产生位移、变形与震动,高分子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机械手臂因运动而产生形变的振幅摆动至停止的时间若过长时,需待较长的时间至摆动静止或振幅降低至可接受的程度,方可再进行下一动作,如此势必使产能受到影响,所以必须缩短振动的衰减时间,其产能动作才不致于降低。
通常,多层的高分子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主要透过叠层,亦即叠合复数层高分子纤维层,并调整上下层高分子纤维层之间的纤维角度以达成所欲的机械或物理特性,亦或者调整叠层的厚度或高分子的厚度,然而,类似的调整或改变效果仍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法,包括:在第一碳纤维层的第一侧结合第二碳纤维层,得到层合件,其中,该第一碳纤维层的一表面上形成有含纳米碳管树脂,且该纳米碳管表面具有反应性官能基;以及塑形该层合件。
本发明复提供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系包括:第一碳纤维层;第二碳纤维层;以及夹置于该第一碳纤维层和第二碳纤维层之间的树脂,其中,该树脂含有纳米碳管,且该纳米碳管表面具有反应性官能基。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图,图中的1是层合件;10是第一碳纤维层;10a是第一表面;10b是第二表面;12是树脂;14是第二碳纤维层。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法,该碳纤维复合材料之制法包括:于第一碳纤维层的第一侧结合第二碳纤维层,以得到层合件,其中,该第一碳纤维层的一表面上形成有含纳米碳管的树脂,且该纳米碳管表面具有反应性官能基;以及塑形该层合件。
具体实施方式
通常,多层之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主要透过叠层,亦即叠合复数层碳纤维层,之后再加工为所欲的外型。此外,可调整上下层碳纤维层之间的纤维角度以达成所欲的机械或物理特性。
本方面揭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法发现在碳纤维复合材料中具有含纳米碳管的树脂时,可大幅提升减振特性。
通常,碳纤维复合材料包括至少二层碳纤维层,可为三层至十层,甚至更多层的叠合结构。
一般而言,用于制作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碳纤维层的制备方法包括手工积层,喷布、积层、连续积层、树脂转注成型、缠绕成型、片状模造(SMC)、块状模造(BMC)、预浸成型、压力釜成型等。因此,用于制作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碳纤维层含有聚合物或如本文所述的树脂。
本揭露提供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法,包括:于第一碳纤维层第一侧结合第二碳纤维层,以得到层合件。其中,该第一碳纤维层的一表面上形成有含纳米碳管的树脂,且该纳米碳管表面具有反应性官能基,与该树脂键结合;以及塑形该层合件。
第一实施例
准备第一碳纤维层,在该第一碳纤维层的正反表面上涂上有含纳米碳管的树脂,且该纳米碳管表面具有反应性官能基,并与该树脂键结。在第一碳纤维层上下各粘贴上一层碳纤维层,碳纤维层间树脂厚度为5至4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田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田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95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