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沼液生态处理养殖系统的作业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860296.2 申请日: 2016-06-06
公开(公告)号: CN108975614B 公开(公告)日: 2021-03-26
发明(设计)人: 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 蔡惠萍
主分类号: C02F9/14 分类号: C02F9/14;A01G33/00;A01K63/00;A01K67/02;A01K61/51;A01K61/10;A01K61/59;A01K61/40;A23K10/30
代理公司: 嘉兴永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5 代理人: 蔡鼎
地址: 317000 浙江省台***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生态 处理 养殖 系统 作业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沼液生态处理养殖系统的作业方法,沼液生态处理养殖系统包括按照处理工艺顺序排列的固液分离池、分解处理池、曝气处理池、酸碱调节池、藻培养池和动物培养池,所述固液分离池、分解处理池、曝气处理池、酸碱调节池、藻培养池和动物培养池通过连接口依次首尾串连;所述固液分离池的上方设置禽舍,所述禽舍中养殖禽类,所述禽舍的底部设置栅格地板,所述栅格地板的下方通过排泄管连接固液分离池;所述固液分离池具有进液端和出液端,所述进液端的底部设置进液口,所述出液端内侧设置逐级升高的多级台阶,所述出液端的顶部为出液口,所述多级台阶具有网状的台阶面,所述出液端的底部设置排渣管,所述排渣管上设置阀门,所述排渣管连接实验耕地,所述实验耕地种植禽饲料或农作物,所述固液分离池通过管路连接消毒器;所述分解处理池一侧的顶部为进液口,另一侧顶部设置出液口,该出液口高于进液口位置,所述分解处理池内设置生物膜,所述生物膜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滤料层、厌氧层及好氧层,所述好氧层的上表面形成附着液层,所述附着液层的上表面形成流动液层,所述厌氧层及好氧层沿液体流动方向逐步升高;所述曝气处理池一侧的顶部为进液口,另一侧的顶部设置出液口,所述曝气处理池的底部设置若干供气喷头,所述供气喷头通过管路连接供气泵,所述曝气处理池内设置多片相平行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蜂窝孔结构;所述酸碱调节池通过供药管连接调节药剂箱,所述供药管上设置流量阀,所述酸碱调节池内设置酸碱检测器,所述酸碱调节池内还设置搅拌桨;藻培养池一侧的顶部为进液口,另一侧顶部设置出液口,该出液口高于进液口位置,所述藻培养池的底部铺设培养基,所述培养基的顶面上设置覆盖层,所述藻培养池的内腔上部设置割藻组件,所述割藻组件包括一对行程反向的切割网架,每个切割网架均由一驱动机连接,藻培养池内的割藻组件呈左右对称结构,具体包括左侧的驱动机连接一切割网架,右侧的驱动机连接一切割网架,切割网架上均设置规格相等的网格方孔,所述切割网架的网格边缘形成刀刃;所述动物培养池一侧的顶部为进液口,另一侧底部设置排污口,所述动物培养池通过供氧管连接泵氧机,所述动物培养池通过换水管连接换水泵,所述动物培养池的上方设置遮阳罩,所述遮阳罩具有伸缩架和可折叠罩面,所述分解处理池的顶部设置沼气收集罩,所述沼气收集罩通过通气管路连通所述藻培养池的中部,所述通气管路上串接除臭过滤器和甲烷吸收器,所述分解处理池的内部具有U型通腔,所述U型通腔的一侧端口连接分解处理池的进液口,另一侧端口连接分解处理池的出液口;其特征在于,该作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未经处理的沼液通过进液口进入固液分离池,沼液的流速不超过50m/h,沼液在固液分离池中逐渐积累并上升,同时利用消毒器向固液分离池内添加适量消毒液,沼液中比较浑浊的杂质下沉至池底,相对澄清的液体位于上部,直至固液分离池盛满,澄清液体由出液口缓慢流出,每隔一段时间开启排渣管上的阀门,将淤积在池底的杂质排放;

2)、经过沉淀后的沼液顺次进入分解处理池,沼液的流速不超过40m/h,沼液与池底生物膜的厌氧层、好氧层分别进行厌氧、好氧作用,通过厌氧反应对沼液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代谢,促进形成沼气,通过好氧反应对沼液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

3)、经过分解后的沼液在分解处理池进一步沉淀杂质,而后其澄清液顺次进入曝气处理池,开启供气泵,通过若干供气喷头向沼液中加入大量空气,由于多片隔板的结构阻挡,增强气液的湍流程度、接触面积与时间,使更多空气溶解在沼液中;

4)、经过曝气后的沼液在曝气处理池进一步沉淀杂质,而后其澄清液顺次进入酸碱调节池,根据酸碱检测器监测沼液的酸碱度,而后根据所需酸碱度标准,控制流量阀开启,通过调节药剂箱向沼液内注入适量药剂,同时开启搅拌桨进行搅拌操作使沼液浓度一致,在酸碱调节池中对沼液浓度、酸碱度及营养成分进行调节;

5)、经过调节后的沼液在酸碱调节池进一步沉淀杂质,而后其澄清液顺次进入藻培养池,生长在藻培养池中的藻类根部栽入培养基内,并通过上层的覆盖层进行固定,藻类在光合作用下固定沼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利用沼液中的无机氮、磷无机盐为营养源生长繁殖,同时实现沼液的水体净化;利用割藻组件对藻类顶部进行定期切割,正常状态下,藻类向上生长穿过网格方孔,需要切割时,驱动机各自向左或向右拉动切割网架,使得两切割网架的网格方孔相交错,进而通过两侧刀刃的绞切作用将藻类顶端部分割下,切割下的藻叶随着净化完成的水体进入下一工艺池作为饲料;

6)、沼液在藻培养池中完成净化以及最后的沉淀,而后其澄清液顺次进入动物培养池,开启换水泵,通过换水管向动物培养池泵水,既补充所需水量,又对沼液浓度进行适当稀释,同时开启泵氧机通过供氧管向动物培养池内提供氧气,在动物培养池内采用藻叶作为主饲料,配合适当辅饲料,定期开启排污口以排放池底淤积的残渣、排泄物杂质;

7)、固液分离池池底的淤积杂质定期排放至实验耕地,作为禽饲料或农作物的肥料,以促进其生长;禽类通过藻培养池中的藻类和/或动物培养池中的水产和/或实验耕地的禽饲料获得食物来源;在禽舍中饲养的禽类所产生的排泄物由栅格地板落入排泄管,进而进入固液分离池中,作为沼液的原料;在步骤1)中,消毒液为浓度8~10%次氯酸钠溶液,其添加量为1~3mL/L,其后用相同浓度的硫代硫酸钠中和,所述次氯酸钠溶液有效氯质量分数≥10.0%;在步骤2)中,将沼液在分解处理池中代谢形成的沼气进行收集,而后吸收沼气中的甲烷成分并去除臭味,再通过管路输送至藻培养池,以使沼气中剩余的二氧化碳气体助于藻类繁殖生长;在步骤3)中,曝气过程具体为加入水体体积0.3~0.5‰的生石灰,连续曝气24h后,间隔3小时再连续曝气24h,沉淀2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沼液生态处理养殖系统的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动物培养池通过划分成多个独立的隔离培养区,分别养殖丰年虫、水蚯蚓、螺蛳及观赏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惠萍,未经蔡惠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029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