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屏组件、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60324.0 | 申请日: | 201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1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杨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3;G09F9/30;G06K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基板 点光源 电子设备 柔性电路板 显示屏组件 指纹识别传感器 背光组件 背光 层叠设置 接收目标 相对设置 指纹识别 指纹纹路 指纹信息 显示区 申请 发射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屏组件、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显示屏组件包括:驱动基板,驱动基板位于显示区;指纹识别传感器,指纹识别传感器设于驱动基板上;及背光组件,背光组件与驱动基板层叠设置,背光组件包括柔性电路板、多个第一点光源和多个第二点光源,柔性电路板与驱动基板相对设置,多个第一点光源和多个第二点光源相间隔地设置于柔性电路板上,并位于柔性电路板朝向驱动基板的一侧,第一点光源用于发射与指纹纹路相互作用的第一光信号,以形成目标光信号,指纹识别传感器用于接收目标光信号,以识别指纹信息,第二点光源用于为显示屏组件提供背光。本申请实现屏内指纹识别,从而提高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屏组件、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的指纹识别组件占据着非显示区的空间,使得电子设备的屏占比提高受阻。而随着用户对于电子设备的高屏占比需求越来越高,如何减少指纹识别组件占据电子设备的非显示区的面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屏占比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实现高屏占比的显示屏组件、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屏组件,所述显示屏组件具有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区,所述显示屏组件包括:
驱动基板,所述驱动基板位于所述显示区;
指纹识别传感器,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设于所述驱动基板上;及
背光组件,所述背光组件与所述驱动基板层叠设置,所述背光组件包括柔性电路板、多个第一点光源和多个第二点光源,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驱动基板相对设置,所述多个第一点光源和所述多个第二点光源相间隔地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并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朝向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点光源用于发射与指纹纹路相互作用的第一光信号,以形成目标光信号,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光信号,以识别指纹信息,所述第二点光源用于为所述显示屏组件提供背光。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所述的显示屏组件。
再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组件,显示屏组件具有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区,所述显示屏组件包括驱动基板、指纹识别传感器及背光组件,所述驱动基板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设于所述驱动基板;所述背光组件与所述驱动基板层叠设置,所述背光组件包括柔性电路板、多个第一点光源和多个第二点光源,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驱动基板相对设置,所述多个第一点光源和所述多个第二点光源相间隔地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并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朝向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点光源用于为所述显示屏组件提供背光,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第一点光源发射与指纹纹路相互作用的第一光信号,以形成目标光信号;
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接收所述目标光信号,并将所述目标光信号转换成目标电信号;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目标电信号识别所述指纹纹路的指纹信息。
通过在显示屏组件的背光组件中设置第一点光源,第一点光源发射的第一光信号射出显示屏组件后与指纹纹路相互作用,以形成目标光信号,该目标光信号被显示屏组件内的指纹识别传感器接收,以便于实现指纹信息的识别,指纹识别传感器位于显示屏组件的显示区内,不占据电子设备的非显示区的空间,进而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03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