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故障信号的自动聚类方法及自动聚类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61166.0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4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彦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G06N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戈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西青***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聚类 机械故障信号 训练样本 聚类 分类 标签 神经网络算法 时域振动信号 小波包变换 分类误差 个体差异 工业应用 工作效率 故障类型 故障信号 后续过程 能量向量 人工参与 人工干预 自动更新 自动实现 自动提取 自动完成 细分类 小波包 | ||
1.一种机械故障信号的自动聚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聚类方法包括:
获取表征机械故障信号的多个待分类时域振动信号;
对各个所述待分类时域振动信号进行小波包变换处理,获得各个所述待分类时域振动信号的小波包能量向量;
将各个所述小波包能量向量输入到机械故障自动聚类模型中,获得机械故障信号的聚类结果;其中,所述机械故障自动聚类模型的输入为待分类时域振动信号的小波包能量向量,所述机械故障自动聚类模型的输出为机械故障信号的聚类结果;所述机械故障自动聚类模型是根据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建立而成;所述机械故障自动聚类模型的建立方法具体包括:
获取初始训练样本,所述初始训练样本包括多个初始训练样本对,所述初始训练样本对的输入为故障状态的时域振动信号,所述初始训练样本对的输出为随机分配的类型标签;
对所述初始训练样本的各个时域振动信号进行小波包变换处理,获得训练样本小波包能量向量,所述训练样本小波包能量向量包括所述训练样本的各个时域振动信号的小波包能量向量;
采用聚类方法对所述训练样本小波包能量向量进行无监督训练分类,获得所述训练样本的聚类结果;
根据所述聚类结果更新各个所述初始训练样本对,获得更新后的聚类训练样本,更新后的所述聚类训练样本包括多个聚类训练样本对;
构建深度神经网络模型;
采用聚类训练样本对所述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分类训练,获得机械故障自动聚类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聚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机械故障自动聚类模型之后,还包括:
获取测试样本,所述测试样本包括多个测试样本对,所述测试样本对的输入为测试时域振动信号,所述测试样本对的输出为与所述测试时域振动信号对应的类型标签;
对各个所述测试时域振动信号进行小波包变换处理,获得各个所述测试时域振动信号的小波包能量向量;
将各个所述测试时域振动信号的小波包能量向量输入机械故障自动聚类模型中,获得测试样本聚类结果;
根据所述测试样本聚类结果确定测试样本误判率;
判断所述测试样本误判率是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误判率阈值,获得判断结果;
当所述判断结果表示所述测试样本误判率大于预设的误判率阈值时,调整各个聚类训练样本对的类型标签,并返回所述“采用聚类训练样本对所述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分类训练,获得机械故障自动聚类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聚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聚类训练样本的小波包能量向量的维数确定输入层的神经元个数;
根据所述聚类训练样本的类型标签的种类数确定输出层的神经元个数;
构建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所述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包括所述输入层、隐含层和所述输出层,其中,所述隐含层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聚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类方法包括系统聚类法、有序样品聚类法、动态聚类法、模糊聚类法、图论聚类法、聚类预报法,K-均值聚类法、K-中心点聚类法、基于距离的聚类方法中的任意一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聚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波包变换处理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表示内积操作,x(t)表示时域振动信号,k表示变换参数,表示第j层分解第n个小波包函数,t表示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116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