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独立计算特征的矢量数据地理信息并行编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61845.8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1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赵灵军;王力哲;万广通;马艳;刘鹏;阎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8/30 | 分类号: | G06F8/30;G06F8/41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李常芳 |
地址: | 10009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行 地理信息 独立计算 地理信息处理 并行编程 并行程序 并行过程 处理接口 串行实现 矢量数据 地理 抽象 并行处理 程序调用 程序开发 串行过程 串行算法 过程分解 基础功能 设计过程 主从模式 类继承 运行时 屏蔽 算法 调用 编译 分解 开发 | ||
1.一种面向独立计算特征的矢量数据地理信息并行编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串行流程过程分解:将面向独立计算特征的串行地理信息处理算法的串行过程进行分解;
S2:并行流程设计:将面向独立计算特征的串行地理信息处理算法采用主从模式进行并行设计;
S3:并行流程抽象实现:将面向独立计算特征的地理信息处理算法并行过程采用模板方法分为三类:并行地理处理接口类、地理处理串行实现类、基础功能类;
S4:具体算法串行实现:从并行地理处理接口类继承形成地理信息串行实现类,编译后形成并行程序;
S5:并行调用:运行时使用并行程序调用的方式进行程序调用,完成地理信息处理功能的并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独立计算特征的矢量数据地理信息并行编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分解的具体步骤包括:读取几何对象;单个几何对象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几何对象写入结果数据集;重建拓扑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独立计算特征的矢量数据地理信息并行编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并行设计包括以下步骤:主节点把源数据集划分为子数据集并进行任务分配;计算节点对分配到子数据集进行处理形成结果子数据集;主节点统一合并结果子数据集,形成结果数据集;主节点重建拓扑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独立计算特征的矢量数据地理信息并行编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并行地理处理接口类中对涉及到的并行操作进行默认实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独立计算特征的矢量数据地理信息并行编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在实现所述串行实现类时,根据传入的子数据集内容,对其中与具体算法相关的内容进行串行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184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