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表合一抄收系统中的误差计算的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62120.0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3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侯铁信;朱海昱;侯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尤瑞卡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侯飞 |
主分类号: | G08C25/00 | 分类号: | G08C2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向彬 |
地址: | 430077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量数据 子网络 误差计算器 计量误差 方程组 计量装置 误差标准 误差计算 测量 计量技术领域 上报 传输损耗 输出节点 输入节点 累加和 等量 求解 加权 网络 | ||
本发明涉及计量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表合一抄收系统中的误差计算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在各类型抄收子网络中接入至少一个已知计量误差值的误差标准器,各类型抄收子网络中的计量装置测量所在线路的计量数据,发送到误差计算器;误差计算器根据一个或者多个抄收子网络,以抄收子网络中输入节点所测量的计量数据总和等于各输出节点所测量的计量数据加权各自传输损耗因子后的累加和的等量关系,依据接收到的不同时段的计量数据建立方程组。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各接收子网络中接入已知计量误差值的各类误差标准器,从而利用该系统自身拥有的上报网络上报各计量数据的到误差计算器,基于方程组的求解获得各节点上计量装置的计量误差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表合一抄收系统中的误差计 算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充分利用公司采集系统覆盖面广等先发优势,加快推进四表抄收工作。推 动新建小区表计安装相关的标准,开展四表抄收相关技术方案、通信规约、主 站标设等的统一研究,引导水、气、热公司借鉴、采用新技术标准。
近期工作重点放在为水、气、热公司提供数据服务和通信信道共享上。建 议与水、气、热公司交流国网公司在采集系统建设上的经验和成效,持续提供 试点工程的数据服务,提升他们对数据的依赖性。采集通道资源共享将大幅减 少水、气、热公司自建采集系统的成本等优势。然而,在现有技术之中并没有 提出一种可以有效校验各表误差的方法。
鉴于此,克服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在现有的多表合一系统中,完成构成 所述系统的各计量装置的误差计算。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表合一抄收系统中的误差计算的方法,在 各类型抄收子网络中接入至少一个已知计量误差值的误差标准器,其中,所述 抄收子网络包括:电抄收子网络、水抄收子网络、气抄收子网络和热抄收子网 络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则相应的类型抄收子网络中接入的已知计量误差值的误 差标准器具体可分为电表-误差标准器、水表-误差标准器、气表-误差标准器和 热表-误差标准器,具体的:
各类型抄收子网络中的计量装置测量所在线路的计量数据,并发送到误差 计算器;
所述误差计算器根据各类型抄收子网络中等量关系,依据接收到的不同时 段的计量数据建立方程组;其中,所述等量关系为各类型抄收子网络的输入节 点所测量的计量数据总和等于各输出节点所测量的计量数据加权各自传输损耗 因子后的累加和;其中,所述各类型误差标准器和各类型计量装置在接入相应 各类型抄收子网络时,各自作为各类型抄收子网络中的输入节点一员或者输出 节点一员;
求解所述方程组得到抄收子网络中各节点上计量装置的计量误差值。
优选的,所述抄收子网络具体为:
所述输入节点和所述输出节点之间具体为直连的方式,其中,经过输入节 点的能源,均经由线损后通过所述输出节点输送到耗能端上;其中,所述能源 包括:电能、水能、气能和/或热能。
优选的,所述求解所述方程组得到抄收子网络中各节点上计量装置的计量 误差,其中,对于具体的一种类型抄收子网络下的方程组求解,具体为:
预设一组初始的误差值,逐一的从待求解的误差变量中选中一个误差变量 作为待求解的对象,而其它误差变量则以该预设的初始的误差值作为参数,并 认定为已知的对象;
逐次的利用优化算法进行所述待求解的对象的求解,其求解过程具体为:
通过比较所述待求解的对象在不同取值情况下所求得的函数计算结果,逐 渐调整所述待求解的对象的取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尤瑞卡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侯飞,未经武汉尤瑞卡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侯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21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