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擒丝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63570.1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5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维国;王栋启;刘要军;张伟;宋礼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水利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1/08 | 分类号: | B21C1/08;B21C1/12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刘雁君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轮 丝线 皮带 面相接触 皮带连接 夹持 加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擒丝装置,属于丝线加工领域。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转轮和至少两个第二转轮,二者可统称为转轮;其中,第一转轮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转轮之间;所述第二转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起来,第一转轮与皮带的外侧面相接触;丝线在第一转轮和皮带之间行走。通过该装置可以很好实现对丝线的夹持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擒丝装置,属于丝线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在某些丝线加工处理过程中,要求丝线严格地匀速通过处理系统,同时又要实现严格的延伸率控制,或者要实现恒张力拉伸;在工艺处理过程中,需要连续稳定丝线的应力和应变。为实现上述丝线工艺过程,需要在丝线机械加工系统中具备驱动转轮对丝线的可靠连接,丝线的运动与驱动转轮的运动保持同步,丝线牵引机构才能精确控制丝线运动的速度和张拉力,这要求丝线与其牵引机构的驱动转轮之间保持相对静止的接触,具备可靠的擒丝效果,才能实现对丝线张拉的工艺要求。目前的牵丝机构通过丝线在一组转轮表面上的摩擦实现擒丝,其中丝线与转轮表面的接触压力依赖于丝线两端的张拉力,与转轮相接触的丝线两端的张拉力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发生变化,继而转轮提供的摩擦力和摩擦力矩也会不断变化,同时丝线的张拉力变化又会影响丝线在转轮表面的接触压力,继而影响静摩擦力的极限值,丝线与转轮之间会出现明显的不确定性滑移,最终导致丝线不能按照牵引机构输出的转速或拉力同步工作,丝线的质量严重偏离理论要求,丝线的均一性指标Cv值偏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擒丝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转轮和至少两个第二转轮,二者可统称为转轮;其中,第一转轮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转轮之间;所述第二转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起来,第一转轮与皮带的外侧面相接触;丝线在第一转轮和皮带之间行走。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一个或多个转轮可作为驱动轮提供动力。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转轮的直径可以改变,以增加对丝线的夹持长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转轮的位置可以改变,以增加对丝线的夹持长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转轮为一个,所述第二转轮为两个;所述第一转轮位于两个第二转轮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转轮为两个,所述第二转轮为三个,三个第二转轮共用一条皮带;所述的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交叉配置,第一转轮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转轮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属于丝线机械加工系统中,转轮驱动丝线走丝或拉伸时,在不损伤丝线材料和构造的前提下,提供驱动转轮与丝线之间牢固的连接,让丝线的运动与驱动转轮的运动保持同步,进一步实现丝线加工处理过程中设备对丝线张拉力、延伸率和走丝速度的严格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擒丝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案的擒丝装置示意图;
其中:1第一转轮,2第二转轮,3皮带,4丝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实的阐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所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申请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水利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水利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35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拉丝机
- 下一篇:一种挤铝模具用锁紧件及改善挤铝机模套变形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