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饮料中十种天然甜味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65014.8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2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臻;尹丽丽;别梅;周禹君;薛霞;刘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王翠翠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色谱 同时 测定 饮料 中十种 天然 甜味剂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饮料中十种天然甜味剂的方法,同时测定十种天然甜味剂,并实现了两种差向异构体的分离。目标物经碱性甲醇提取,采用YMC C30(4.6mm×250mm,5μm)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0.2%磷酸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PDA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0种甜味剂在5.00μg/mL~100.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0~0.9999,定量限为5.0mg/kg~10.0mg/kg,加标回收率达到80.3%~105.6%。本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非常适用于饮料中甜菊糖苷等十种甜味剂的同时测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分析领域,涉及一种饮料中天然甜味素的检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饮料中十种天然甜味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非糖类甜味剂是甜味剂的重要品种,一般甜度高,热值小,大部分不参与代谢过程,常被称为非营养性或低热值甜味剂,包括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天然甜味剂的种类主要有甜菊糖、甘草甜素和竹芋甜素等。甜菊糖是糖尿病和肥胖病患者适用的甜味剂,可用于制作糖果、饮料、油炸小食品、调味品等产品。甜菊糖作为糖的替代品用在饮料中,既能降低饮料含糖量及热量,又能带给人们更好的口感,这也符合饮料低糖化的发展趋势。甘草是常见的药食两用食品,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的诸多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癌、抗炎、抗病毒、抗菌、免疫调节等诸多药理活性。甘草的甜味来自甘草酸(Glycyrrhizicacid)和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acid)。作为甜味剂添加到饮料、糖果、糕点等食品中,甘草酸和甘草次酸不但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更能起到增加食品营养价值的作用。
甜菊糖是从甜叶菊中提取的天然甜味剂,是由一种四环二萜的糖苷类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每种成分都具有相同的苷元-甜菊醇,区别在于苷键上(R1和R2)结合的糖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其中含量最多的是甜菊糖苷(Stevioside),大约占总糖苷的70%,其甜度约为蔗糖的300倍,其次是瑞鲍迪苷A(RebaudiosideA),大约占15%~20%,再次是瑞鲍迪苷C(RebaudiosideC),含量大约是5%。其余的几种物质含量较少,分别是瑞鲍迪苷B(RebaudiosideB)、瑞鲍迪苷D(RebaudiosideD)、瑞鲍迪苷F(RebaudiosideF)、杜克苷A(DulcosideA)、甜茶苷(Rubusoside)和甜菊双糖苷(Steviolbioside)。甘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三萜类化合物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甘草酸是从甘草中提取的主要成分,约占甘草根干重的4%~5%,甜度约为蔗糖的50倍。甘草次酸是由甘草酸水解脱去糖酸链而形成,甜度约为蔗糖的250倍。甘草次酸有两种差向异构体,分别为18-α-甘草次酸(18-α-glycyrrhetintic)和18-β-甘草次酸(18-β-glycyrrhetinticacid)。
甜菊醇结构式
Strμctμreofsteviol
(R被糖苷取代为甘草酸;R被H取代为甘草次酸;
18-α-甘草次酸和18-β-甘草次酸互为差向异构体)
(Risreplacedbyglycosidesasglycyrrhizicacid;RisreplacedwithHasglycyrrhetinicacid;
18-alphaglycyrrhetinicacidand18-betaglycyrrhetinicacidareepimersofeachothe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未经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50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