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叶面肥料及其制备与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65756.0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6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周长青;殷碧秋;王静;王猛;任庆良;王玉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沃尔美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宋震 |
地址: | 272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面肥料 抗旱能力 制备 硼酸 磷酸二氢钾 磷酸氢二钾 三聚磷酸钾 新陈代谢 养分吸收 营养物质 有机物质 作物叶片 腐植酸 氨基酸 喷施 叶面 尿素 吸收 叶片 抗病 应用 配方 合成 体内 呼吸 干旱 生长 天气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叶面肥料,包括组分为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三聚磷酸钾、尿素、腐植酸、氨基酸、EDTA‑Mg、EDTA‑Zn、EDTA‑Fe、硼酸。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叶面肥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叶面肥料的应用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吸收快。叶面肥料喷施在叶面,营养物质由叶片进入植物体内,参与作物新陈代谢和有机物质合成,吸收速度快。2、效果好。3、抗病。4、用量省。用量少,浓度低,养分吸收后,直接被输送到生长旺盛的部位,利用率高。5、增强作物的抗旱能力。该配方在天气干旱的时候,可降低作物叶片的呼吸强度,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制造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叶面肥料及其制备与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复合肥水溶性差,残渣多,吸收率不到50%,易造成肥料流失、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养分失调等不良情况。传统复合肥浪费水资源、浪费人力,同时又无法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全部营养元素,无法满足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更无法满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叶面肥料作为新型环保型肥料,避免了传统复合肥的上述缺点,且叶面肥料使用方便,可喷施在作物叶面,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农业用水、减少劳动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现状。叶面肥料既可以提高作物品质、减少作物的生理病害,又可以降低肥料生产和施用成本,满足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满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由此,推广专业叶面肥料,改变农民的传统施肥习惯,正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保护地栽培的条件下,更利于发挥本叶面肥料省工、省肥、抑制病虫害发生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叶面肥料及制备方法,同时还提供该叶面肥料的应用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叶面肥料,主要包括以下组分: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三聚磷酸钾、尿素、腐植酸、氨基酸、EDTA-Mg、EDTA-Zn、EDTA-Fe、硼酸。
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可提供作物磷、钾营养元素,维持叶面肥料PH值的稳定性;
三聚磷酸钾为作物提供磷、钾营养元素,维持叶面肥料的弱碱性,螯合金属阳离子,提高微量元素的活性。
尿素主要作用是为作物提高氮素营养,使作物快速合成蛋白质等营养,促进作物快速生长。
腐植酸、氨基酸主要作用为作物生长刺激素,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增强光合作用速率,螯合微量元素,提高微量元素的活性。
EDTA-Mg为作物提高中量营养元素镁,可促进作物叶绿素的合成。
EDTA-Zn、EDTA-Fe、硼酸为作物生长提供微量元素营养,防止作物缺素症的发生。
以上成份在固体形态下,不相互发生化学反应,可以保持物料的稳定性,但该叶面肥料易吸潮,应密封包装,放阴凉处保存。该叶面肥料溶于水后,会发生部分螯合反应,增强各营养元素的有效性。
优选地,所述叶面肥料组分为:以质量百分比计,磷酸二氢钾为20%-25%、磷酸氢二钾为15%-22%、三聚磷酸钾为3%-8%、尿素为28%-35%、腐植酸为11%-14%、氨基酸为7%-12%、EDTA-Mg为0.3%-0.8%、EDTA-Zn为0.1%-0.3%、EDTA-Fe为0.1%-0.3%、硼酸为0.05%-0.2%。
优选地,所述叶面肥料组分为:以质量百分比计,磷酸二氢钾为21.5%、磷酸氢二钾为18%、三聚磷酸钾为5%、尿素为32.5%、腐植酸为12.5%、氨基酸为8.5%、EDTA-Mg为0.5%、EDTA-Zn为0.5%、EDTA-Fe为0.5%、硼酸为0.5%。
一种叶面肥料的生产工艺,其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沃尔美肥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沃尔美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57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