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掺杂钛酸钡/镍锌铁氧体复相薄膜材料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66019.2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46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杜丕一;月扬宇;顾健;王宗荣;马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4/08 | 分类号: | C23C14/08;C23C14/35;C23C14/5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万尾甜;韩介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钛酸钡 铁氧体 薄膜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 一种铜掺杂钛酸钡/镍锌铁氧体复相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该薄膜由钛酸钡、铜掺杂的镍锌铁氧体两相复合而成,表达为Cu 掺杂 xBaTiO3-(1-x) Ni0.5Zn0.5Fe2O4,其中x =0.2~0.8,且Cu掺入镍锌铁氧体中取代Ni, Cu在Ni晶格位置的占比为20~30%;所述的薄膜在Si(111)基板上生长,且其中镍锌铁氧体晶相沿(111)面取向生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掺杂钛酸钡/镍锌铁氧体复相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相的晶粒呈均匀致密分布,晶粒尺度为30~70nm。
3. 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掺杂钛酸钡/镍锌铁氧体复相薄膜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以xBTO-(1-x)NZFO、x = 0.2~0.8为靶材,并在靶材外侧增加一个下端开有窗口的铜外罩,靶材直径为56mm,铜外罩的窗口直径为45mm,铜外罩下端离靶材的距离为16mm,在Si(111)基板上沉积制得铜掺杂钛酸钡/镍锌铁氧体复相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铜掺杂钛酸钡/镍锌铁氧体复相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 将单晶Si(111)基板在去离子水进行初步清洗,再置于氢氟酸中浸泡10~30min,然后放入丙酮中超声10~15min,接着在无水乙醇超声10~15min,最后用氮气吹干,得到溅射用的单晶Si(111)基板;
b. 溅射具体的工艺参数为:以xBTO-(1-x)NZFO靶材,并在经步骤a处理的单晶Si(111)基板上进行,溅射总气压为0.6Pa,氩气和氧气的流量分别为15sccm和10sccm,溅射功率180W,基板温度为室温,溅射时间为100-260min,在单晶Si(111)基板上获得含有Cu的非晶态xBTO-(1-x)NZFO膜层,其中Cu掺入量为Cu/(Cu+Ni)摩尔比0.2~0.3;
c. 将步骤b得到的沉积于单晶Si(111)基板上含有Cu的非晶态薄膜在马弗炉中空气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先以5℃/min的速率从室温升温至600~700℃,保温2h;再以10~15℃/min的速率升温至900-960℃,保温2h,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在单晶Si(111)基板上获得铜掺杂钛酸钡/镍锌铁氧体复相薄膜材料,其中镍锌铁氧体晶相沿(111)面取向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601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涂层
- 下一篇:一种双层PNZST钙钛矿反铁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