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社区停车场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66689.4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6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柴源;李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14 | 分类号: | G08G1/14;G07B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逯恒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牌车辆 人脸识别 社区停车场 车牌识别 身份信息 预设 停车场 自动化管理 出口道闸 缴费信息 入口道闸 用户体验 自动识别 停车卡 车位 成功 管理 失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社区停车场管理方法,包括:对车辆进行车牌识别,若车牌识别失败,则对车辆的驾驶员进行人脸识别并在人脸识别成功后开启入口道闸以允许车辆入场,其中,以人脸识别通过的车辆记为无牌车辆;当接收到无牌车辆的驶离车位信号后,在预设识别区域内对所述无牌车辆进行身份信息确认,并在所述身份信息确认成功及缴费信息确认成功后在预设时间后开启出口道闸以允许所述无牌车辆出场。本发明可实现对进入停车场的无牌车辆进行自动识别,解决了人工登记或取停车卡问题,还通过对无牌车辆进行提前出场识别以缩短车辆的出场等待时间,进一步提高了停车场的自动化管理,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社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社区停车场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出行便利,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购买机动车辆来提高出行的便利性。为了便于车辆停放收费和统一管理,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和社区停车场采用道闸系统针对进出停车场的车辆信息进行登记,例如登记车辆的入场时间和出场时间,以便于在车辆出场时针对停车时长进行计费。
现有技术中,只能通过识别车辆车牌的方式来辨别车辆信息,然而当车牌不清楚或车辆无牌时,则往往需要在道闸处安排工作人员对无牌车辆或车牌不清晰车辆进行人工登记或发放停车卡等,此种方式需要额外在道闸处安排人力或发卡机,提高了管理成本。另外,由于需要人工登记或取放停车卡,导致进出效率较低,增加了停车场系统拥堵的几率。因此,提出一个可同时对无牌车辆进行识别的智慧停车场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社区停车场管理方法,可实现对有牌及无牌车辆的身份信息自动识别与出入场放行,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无牌车辆进行人工登记及放行的出场效率低等问题。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社区停车场管理方法,包括:
对车辆进行车牌识别,若所述车牌识别失败,则对所述车辆的驾驶员进行人脸识别并在所述人脸识别成功后开启入口道闸以允许所述车辆入场,其中,以人脸识别通过的所述车辆记为无牌车辆;
当接收到所述无牌车辆的驶离车位信号后,在预设识别区域内对所述无牌车辆进行身份信息确认,并在所述身份信息确认成功及缴费信息确认成功后在预设时间后开启出口道闸以允许所述无牌车辆出场,其中,所述身份信息为所述无牌车辆的驾驶员的人脸信息。
进一步地,在停车场内设有距离所述出口道闸的第一车位和第二车位,所述预设识别区域用于对处于所述第二车位的车辆进行拍摄以获取所述车辆的驾驶员的人脸信息。
进一步地,若所述第一车位已有第一车辆正在出场,则所述预设时间为在所述第一车位的车辆的出场时间;
若所述第一车位无车辆正在出场,则所述预设时间为所述车辆经过所述第一车位的预计行驶时间。
进一步地,若经过所述身份信息及所述缴费信息确认成功后的所述无牌车辆到达所述第二车位时,所述第一车位已有所述第一车辆正在出场,则使所述出口道闸在所述第一车辆出场后保持开启状态以允许所述无牌车辆直接出场。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社区停车场管理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无牌车辆入场后,根据所述人脸识别的驾驶员的人脸信息获取所述无牌车辆的车位信息,并将所述车位信息与所述无牌车辆的驾驶员的人脸信息进行匹配。
进一步地,通过对所述无牌车辆的匹配车位进行车位监测以获得所述无牌车辆的驶离车位信号。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社区停车场管理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来自缴费终端上传的人脸信息,将所述人脸信息与所有无牌车辆的驾驶员的人脸信息进行匹配,并在匹配成功后确定所述无牌车辆的停车时长及停车费用以用于所述无牌车辆的提前缴费。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社区停车场管理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星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66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