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系统及其节能换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67140.7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0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安瑜波;刘文华;何哲;刘振邦;黄铭罕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6 | 分类号: | F24F7/06;F24F13/30 |
代理公司: | 44224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正奇;李双皓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风 保温组件 进风组件 空调系统 冷凝水 换气 节能换气装置 室内空气 换热器 室内 热交换 室内温度变化 热处理 保温容器 冷凝水相 用户使用 舒适度 换热 温差 连通 能耗 回收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换气装置,包括:保温组件,与换热器连通,用于回收所述换热器换热时的冷凝水;以及用于向室内输送新风的进风组件,部分设置于所述保温组件,并与所述保温组件中的冷凝水相接触。进风组件向室内输送新风时,新风会通过进风组件与保温容器中的冷凝水进行热交换,缩小新风与室内空气之间的温差。换气时,通过新风保证室内空气质量,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度,同时,采用冷凝水对新风进行换热处理,使得新风的温度接近室内空气的温度,减少因换气操作引起的室内温度变化,节省空调系统的能耗。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其节能换气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目前的空调系统而言,出于节能减排的思想,用户使用空调系统时均在密闭情况下使用空调以避免冷量或热量流失。但是,长时间的空间密闭会导致室内空气污浊,空气质量较差,影响用户体验。若开窗通风则会使得室内温度易受外界影响,导致空调耗电量大大增加。因此,目前的空调系统存在空气质量与能耗不能兼顾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空调系统存在空气质量与能耗不能兼顾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在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同时降低能耗的节能换气装置,同时还提供一种含有上述节能换气装置的空调系统。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节能换气装置,包括:
保温组件,与换热器连通,用于回收所述换热器换热时的冷凝水;以及
用于向室内输送新风的进风组件,部分设置于所述保温组件,并与所述保温组件中的冷凝水相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组件包括第一保温容器及第一管路,所述第一保温容器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换热器的接水盘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组件包括进风管路以及设置于所述进风管路的第一换热部,所述进风管路与所述第一换热部相连通,所述进风管路连通室内与室外,所述第一换热部位于所述第一保温容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组件还包括第二保温容器及第三管路,所述进风组件部分位于所述第二保温容器;
所述第二保温容器通过所述第一保温容器与所述第一管路连接,或者,所述第二保温容器位于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一保温容器之间;
所述第三管路连接所述第二保温容器与所述第一保温容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组件还包括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二换热部设置于所述进风管路,并与所述进风管路连通,且所述第二换热部位于所述第二保温容器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节能换气装置还包括用于排出室内空气的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保温容器中,并与所述第二保温容器中的冷凝水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组件包括出风管路及设置于所述出风管路的第三换热部,所述第三换热部与所述出风管路连通,所述出风管路连通室内与室外,所述第三换热部位于所述第二保温容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温容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保温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管路,至少两个所述第一保温容器通过所述第二管路串联连接;
所述第一换热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每一所述第一保温容器中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换热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进风风机,所述进风风机位于所述进风管路的至少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温容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保温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四管路,至少两个所述第二保温容器通过所述第四管路串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71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层建筑节能通风管道及通风设备
- 下一篇:一种智能化的通风式散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