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逃生窗以及控制电动逃生窗的电路图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67442.4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9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戴世楷;邓联东;戴政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华弘汽车锁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0 | 分类号: | B60J1/00;B60R21/02;B60Q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刘静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逃生窗 内框 外框 铰接 空气弹簧 电路图 安全性能 报警信号 电动方式 手动方式 透明玻璃 误操作 锁止 乘客 灵活 司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逃生窗以及控制电动逃生窗的电路图。包括中间具有窗口的内框以及与内框上部铰接在一起的外框,所述的内框与外框的两侧之间设有空气弹簧,所述的空气弹簧的一端与外框铰接,另一端与内框铰接,所述的外框上安装有透明玻璃,本发明本发明的逃生窗的打开方式可以采用手动方式打开,也可以采用电动方式打开,打开方式灵活多变,可以适应各种不同需求,而且,在逃生窗未能完全锁止的时候,会发出报警信号,不仅可以提醒司机或乘客等人员及时关闭逃生窗,还可以避免人员的误操作而打开逃生窗,进一步的提高了安全性能,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安全可靠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逃生窗,具体涉及一种电动逃生窗以及控制电动逃生窗的电路图。
背景技术
为了消防安全,在汽车上安装逃生窗,逃生窗一般包括上端铰接在一起的内框和外框以及外框上的透明玻璃,如专利号为CN202731617U中公开的逃生窗。现有技术中的逃生窗的外框是直接压紧在内框上密封条上的,其固定方式不稳定,在汽车行驶的时候容易松动。另外,现有的逃生窗的打开方式均为手动打开,打开方式不方便,而且在没有完全关闭逃生窗的时候也不能给与警告或提示,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逃生窗以及控制电动逃生窗的电路图。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逃生窗,包括中间具有窗口的内框以及与内框上部铰接在一起的外框,所述的内框与外框的两侧之间设有空气弹簧,所述的空气弹簧的一端与外框铰接,另一端与内框铰接,所述的外框上安装有透明玻璃,还包括:
锁体总成,所述的锁体总成用于锁止内框和外框,锁体总成包括固定在内框上的锁体、用于控制锁体开合的旋转片以及固定在外框上并与锁体一一对应的锁栓;
手柄总成,所述的手柄总成包括滑盖、滑盖开关、手柄本体、可转动的连接在手柄本体上的把手、以及用于把手回位的弹性件;
拉绳,所述的拉绳一端与锁体的旋转片连接,另一端与把手连接;
电动伸缩部件,所述的电动伸缩部件包括用于控制电动伸缩部件的控制器;
报警系统,所述的报警系统包括蜂鸣器和开关感应器,所述开关感应器用于感应锁体总成或/和滑盖的开与闭。
进一步的,所述的锁体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主动块、传动块、锁止块、传动柱和固定柱,所述的固定柱固定在下固定板上,所述的旋转片一端与固定柱旋转连接,另一端上设有卡槽,所述的传动柱固定在上固定板上,且传动柱卡入上述卡槽内,所述的下固定板上设有三个旋转柱,所述的旋转柱上均套有回位弹簧,所述的主动块、传动块和锁止块从左至右依次可旋转的设置在三个旋转柱上,所述的传动块上设有供锁栓插入的槽口,背离所述槽口一侧的传动块上设有凹槽,所述的主动块上设有卡入凹槽内的凸缘,位于所述槽口位置上的内框上设有锁栓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锁体为两个,分别为左锁体和右锁体,所述的右锁体上还设有连接片,所述的连接片中部与远离传动柱的旋转片的一端连接,所述的连接片一端与拉绳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绳与左锁体的旋转片连接,所述左锁体的下固定板上具有垂直于下固定板的下垂板,所述的下垂板和旋转片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动伸缩部件为伸缩电机或伸缩气缸,电动伸缩部件的伸缩头前端设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设有“7”字形卡口,所述的拉绳卡入上述卡口内,位于固定片右侧的拉绳上固定有挡块,所述的电动伸缩部件固定在右锁体的锁止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开关感应器为微动开关,包括设置在锁体上的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在锁止块下方的旋转柱上可旋转的套有触板,所述的触板具有突出的凸头,所述的第一微动开关固定在凸头一侧的锁止块下端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华弘汽车锁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华弘汽车锁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74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