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干热空气处理防控马铃薯茎线虫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867585.5 申请日: 2018-08-01
公开(公告)号: CN108901243B 公开(公告)日: 2021-04-02
发明(设计)人: 任平;阮祥稳;张锋;李英梅;陈志杰;王远征;张淑莲 申请(专利权)人: 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C1/00 分类号: A01C1/00;A01C1/08;A01G13/00
代理公司: 西安中科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54 代理人: 刘玲玲
地址: 710043 陕西***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利用 空气 处理 马铃薯 线虫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干热空气处理防控马铃薯茎线虫的方法,将马铃薯种薯放入流速为0.3m/s、温度为35℃~40℃的热空气干燥环境中预热1h~1.5h;将已预热处理的马铃薯种薯迅速放入流速为0.3m/s、温度为55℃~58℃的热空气干燥环境中继续热处理40min~60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干热空气处理马铃薯种薯,既杀灭了种薯内茎线虫的卵、幼虫及成虫死亡率可达98%以上,又不影响种薯的发芽率,有效切断马铃薯茎线虫的传播途径,尤其对无病害的马铃薯种植区尤为重要;而且本发明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无农药残留、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铃薯茎线虫防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利用干热空气处理防控马铃薯茎线虫的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腐烂茎线虫是国际公认的检疫性病原线虫,也是马铃薯重要的毁灭性线虫之一,对我国马铃薯生产的危险是灾难性的。腐烂茎线虫引起的马铃薯干腐病,一般可的导致其减产20%-50%,重着则达80%以上,甚至绝收,在贮藏期还可引起烂窖。因此。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有效防控,是保证马铃薯生产安全、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也是目前马铃薯生产上亟待解决的紧迫性问题。

目前,化学药剂的防治仍旧是线虫综合防治工作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化学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主要化学药剂为非熏蒸类,如氨基甲酸醋类有克百威、涕灭威等,有机磷类有丙嗅磷、丙线磷、甲基异柳磷等,大环内醋类有阿维菌素等。线虫一般生活于土层,而非熏蒸类药剂的施用方法主要有根苗浸渍、拌种、沟施和灌根等,未降解的药剂在土壤中形成残留,长期施用化学农药对线虫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抗药性的形成便是一个方面,2007年丁中等发现,河北琢州、抚宁和卢龙三地的马铃薯腐烂茎线虫对涕灭威的抗性倍数分别为4.0、3.7和3.5倍,对灭线磷的抗性倍数分别为3.8、1.6和2.1倍(丁中,彭德良,何旭峰,高必达.不同地理种群甘薯茎线虫对不同类型杀线虫剂的敏感性[J].农药,2007,46(12):851-853)。目前防治腐烂茎线虫侵染的药剂都是高毒、高残留、高用量、高成本的化学药剂,严重影响产品品质和环境质量,长期大量使用还会导致线虫对农药产生抗性,使之更难以除治。生防微生物的使用容易受土壤环境的影响,难以在土壤中生存、定殖,活性较差,药效期短,防治效果不理想(赵荣艳,徐瑞富,郎剑锋,杨蕊.几种药剂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12):3025-3027.)。

另外,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1197751.7公开的一种用于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的增效杀线虫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氟烯线砜和金腰箭提取物。氟烯线砜为新型广谱、非熏蒸杀线虫剂。这个专利主要以低毒农药氟烯线砜味为主要成分对土壤中线虫进行杀灭。即使使用低毒农药,仍有药剂施用量的20%-70%可以在土壤中形成结合残留,农药残留物与土壤结合会暂时降低其毒性,但随着药剂在田间的重复施用,结合残留量逐步增加,在一定条件下便会释放出来,由结合态转化为游离态。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532300.X公开的溴氰菊酯或其组合物及其在防治植物线虫病害方面的应用,涉及到一种防治植物线虫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及组合物,杀线虫活性成分为溴氰菊酯、溴氰菊酯和阿维菌素的组合物或溴氰菊酯和克百威的组合物。

但是,以上两个专利都存在以下缺点:农药残留造成环境污染,威胁食品安全。

再者,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413059.4公开了具有杀线虫活性的芽孢杆菌属细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但是也存在以下缺点:微生物制剂防效不稳定,防治效果差。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861332.3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腐烂茎线虫活性的中药提取物,本发明取新鲜的当归茎叶自然干燥或在60℃低温干燥后,粉碎,过筛,得当归干燥茎叶,取当归干燥茎叶,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或水提取,得到提取物,浓缩,干燥,得到具有抗腐烂茎线虫活性的中药提取物。但是也存在以下缺点:工艺复杂,提取率低,成本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未经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75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