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锌-铜合金的含锑变质剂及变质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69355.2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0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卿;郑锴;王英姿;左敏;赵德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1/03 | 分类号: | C22C1/03;C22C18/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合金 变质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锑元素对锌‑铜合金进行变质处理的方法;所述的变质剂为为纯度为99.20‑99.99wt.%锑或含锑质量百分比为10‑20%的锌‑锑中间合金;在合金熔炼处理过程中加入变质剂,即可抑制ε相的生长,从而增加ε相晶核数量、减小其晶粒尺寸、减少其分枝,且使其在合金基体中分布更趋于均匀。同时该变质处理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对锌-铜合金中的ε相(铜-锌化合物)树枝晶进行变质处理的含有锑元素的变质剂及变质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含铜质量百分比为3-10%的锌-铜合金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此类合金的基体由η-Zn和ε相(铜-锌化合物)晶粒组成。锌-铜合金凝固时ε相首先从液相中直接析出,然后自由生长,生长速度较快,凝固后容易长成分枝复杂且尺寸较大的树枝晶。这样的树枝晶使锌-铜合金流动性降低,铸造性能下降,同时还带来一系列组织结构和使用性能方面的不利影响,如:组织结构中易残留缩松、气孔,产生微观成分偏析、表面质量缺陷,导致强度及塑韧性等力学性能下降。为减少组织和性能的缺陷,生产和实践中通常采用变质处理的方法来改变合金中的大尺寸或分枝复杂的物相,使其尺寸减小、分枝减少甚至转变为没有分枝的多面体或球状晶粒。如,高铝锌-铝合金中常加入锌-铝-钛-碳中间合金、含锆元素的中间合金以对其中的铝相进行变质,使其分枝减少、尺寸变小;再如,铝-硅合金的生产中,常采用加入钠、锶等变质剂的方法对硅相进行变质,以改变其尺寸和形貌。因此,对锌-铜合金进行变质处理,减小ε相晶粒尺寸、消除树枝晶或减少其分枝是生产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但目前仍然罕见有效可行的变质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锑元素变质剂,该变质剂为含锑元素的变质剂;同时也提供了该变质剂对锌-铜合金进行变质处理的方法;可以显著减小ε相树枝晶的尺寸,同时该方法简单易行。
一种锌-铜合金的变质剂,为含锑元素的变质剂。
优选地,所述的变质剂为纯度为99.20 wt.% - 99.99wt.%锑。
优选地,所述的变质剂为含锑10 wt.%-20 wt.%的锌-锑中间合金。
更优选地,所述的变质剂为含锑10 wt.%的锌-锑中间合金。
一种采用变质剂锑对锌-铜合金进行变质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处理的锌-铜合金熔化至630-690℃,得到锌-铜合金熔体;
(2)将变质剂加入上述锌-铜合金熔体中,然后搅拌熔体;
(3)5-20分钟后,再次搅拌熔体,使锑元素在熔体中均匀分布;然后浇注入模具中,凝固后得到变质处理的锌-铜合金。
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变质剂的加入量满足锑元素在锌-铜合金中占0.08wt.%—1wt.%。
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变质剂的加入量满足锑元素在锌-铜合金中占0.08wt.%—0.5wt.%。
一种采用变质剂锌-锑中间合金对锌-铜合金进行变质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细化的锌-铜合金熔化至比液相线高30-180℃范围内的某一温度,得到锌-铜合金熔体;
(2)将变质剂加入上述锌-铜合金熔体中,然后搅拌熔体;
(3)5-10分钟后,再次搅拌熔体,使锑元素在熔体中均匀分布;然后浇注入模具中,凝固后得到变质处理的锌-铜合金。
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变质剂的加入量满足锑元素在锌-铜合金中占0.08wt.%—1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93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铬锆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中间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