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囊式碳纤维导线紧线装置及其紧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69497.9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9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万建成;江明;周亚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4 | 分类号: | H02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导线 气囊 紧线 外锁 紧线装置 径压 内锁 气囊式 拉环 可拆卸连接 放线过程 摩擦系数 摩擦阻力 气囊表面 锐角弯折 锁扣结构 同轴套设 弹性的 破损率 中导线 单丝 翻折 滑移 软铝 握持 拉长 握住 牵引 配合 | ||
1.一种气囊式碳纤维导线紧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线装置包括沿待紧线导线径向延线依次同轴套设的径压气囊、内锁件和外锁件以及与所述外锁件连接的拉环;
所述径压气囊一端反向翻折后设于所述内锁件和所述外锁件间;
所述内锁件和所述外锁件分别设有可相互配合的锁扣结构以实现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式碳纤维导线紧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径压气囊未充气状态包括相互连接的两层气囊;
所述径压气囊充气状态呈管状气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囊式碳纤维导线紧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径压气囊的一端设有与其连通的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自由端设有可拆卸的封堵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囊式碳纤维导线紧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径压气囊从一端至另一端设有与其轴向平行的开口;所述开口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囊式碳纤维导线紧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包括拉链或粘扣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式碳纤维导线紧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压气囊内设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与设于所述径压气囊外的气压显示表通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式碳纤维导线紧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锁件包括内锁管;所述内锁管从一端至另一端设有与其轴向平行的第一开口;所述内锁管设有与其轴向垂直的限位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气囊式碳纤维导线紧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锁管与其轴向垂直方向的截面的弧度大于180°;
所述限制柱的数目为2且在同一条直线上,两个所述限制柱关于所述第一开口对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气囊式碳纤维导线紧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锁件包括外锁管;所述外锁管从一端至另一端设有与其轴向平行的第二开口;所述外锁管的管壁设有与所述限位柱匹配的限位孔;
所述限位孔呈U形;所述限位孔包括依次连接的进孔段、转孔段和限孔段,所述进孔段和所述限孔段分别与所述外锁管的轴向平行,所述转动段分别与所述进孔段和所述限孔段垂直,所述进孔段的长度大于所述限孔段的长度,所述进孔段一端与所述外锁管平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气囊式碳纤维导线紧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锁管的外壁设有与其轴向垂直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数目为2且分别位于同一直线上;两个连接柱关于所述第二开口对称;
所述拉环呈U形,所述拉环的两个自由端分别设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与所述连接柱转动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气囊式碳纤维导线紧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径压气囊的长度大于所述内锁件的长度;所述内锁件的长度与所述外锁件的长度相等;所述拉环与所述径压气囊分别设于所述外锁件的两侧。
12.一种利用气囊式碳纤维导线紧线装置的紧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径压气囊套设于待紧导线上;
(2)将内锁件套设于所述径压气囊并将所述径压气囊一端翻折套设于所述内锁件上;
(3)将外锁件套设于所述外锁件外的径压气囊上并将其与所述内锁件锁定;
(4)将所述径压气囊充气并通过拉环进行紧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949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