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槽沟托槽矫治装置及牙齿矫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69813.2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6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郭宏铭;邹道星;张一福;厉松;白玉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C7/14 | 分类号: | A61C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宁宁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矫治装置 三槽 托槽 底板 牙齿矫正 结扎翼 托槽体 有效地减少 方向延伸 矫正牙齿 牙齿正畸 牙根吸收 槽沟 方丝 可用 控根 双丝 余隙 圆丝 主槽 矫正 容纳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槽沟托槽矫治装置及牙齿矫正方法,涉及牙齿正畸技术领域。该三槽沟托槽矫治装置,包括底板、至少一个托槽体以及第一结扎翼与第二结扎翼。其中,至少一个托槽体设置于底板,且朝向远离底板的方向延伸,托槽体上开设有主槽沟。该三槽沟托槽矫治装置可用于矫正牙齿,并且可有效地减少牙齿矫正过程中的发生牙根吸收的风险,同时可避免方丝与槽沟的余隙造成控根不到位置的问题的出现,同时还可利用结扎翼够容纳圆丝以实现双丝矫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牙齿正畸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三槽沟托槽矫治装置及牙齿矫正方法。
背景技术
牙根吸收是正畸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正畸牙根吸收是伴随正畸治疗的必然现象,由于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的发生率高达20%-80%,因此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正畸治疗牙根吸收的根本原因与正畸治疗中根尖应力过度集中有关。目前公认牙齿在控根(转矩)移动中根尖受到的应力最大,传统直丝弓矫治技术需要用较粗的方丝控根,控根时的矫治力过大是根尖吸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显著的减小控根移动的矫治力,是减少正畸牙根吸收的关键。
2010年Aldoo Macchi提出了舌侧双圆丝托槽,该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减小矫治力,但不足之处在于:只能排齐前牙,不能用于拔牙病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槽沟托槽矫治装置,可有效地减少牙齿矫正过程中的发生牙根吸收的风险,同时可避免方丝与槽沟的余隙造成控根不到位置的问题的出现,同时还可利用结扎翼够容纳圆丝以实现双丝矫正。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齿矫正的方法,此方法采用上述的三槽沟托槽矫治装置进行矫正作业,可有效地减少牙齿矫正过程中的发生牙根吸收的风险,同时可避免方丝与槽沟的余隙造成控根不到位置的问题的出现,同时还可利用结扎翼够容纳圆丝以实现双丝矫正。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三槽沟托槽矫治装置,包括:
底板;
至少一个托槽体,至少一个托槽体设置于底板,且朝向远离底板的方向延伸,托槽体上开设有主槽沟;
第一结扎翼与第二结扎翼,第一结扎翼与的结扎翼间隔设置于托槽体上方,朝向龈合的方向设置,且第一结扎翼与第二结扎翼均开设有一个结扎翼沟。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主槽沟的宽度为0.022英寸,主槽沟的深度为0.028英寸。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主沟槽为方型槽沟,且方型槽沟开设于托槽体的中部。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主沟槽远离底板一侧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结扎翼与第二结扎翼的结扎翼沟的均呈半球状。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半球状的结扎翼沟靠近底板一侧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半球状的结扎翼沟的直径为0.018英寸。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主槽沟的中心线与结扎翼沟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1.0~1.5mm。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托槽体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托槽体在底板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一种如上述的三槽沟托槽矫治装置的牙齿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矫治初期,在主槽沟依次使用0.014英寸、0.016英寸、0.018英寸的钛镍圆丝对牙齿进行排齐整平;
带主槽沟排齐后,在主槽沟使用0.018英寸不锈钢圆丝,在龈合方的结扎翼沟依次使用0.014英寸、0.016英寸、0.018英寸钛镍圆丝进行控根,即排齐牙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98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