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囊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70147.4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8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岭井太一;吉本谦一郎;冲中俊一;陈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36 | 分类号: | B60R21/36;B60R21/34;B60R21/231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体部 气囊 系绳 挡风玻璃 前后方向 翻折部 贯通孔 下端部 翻折 分隔 缝制 连结 膨胀 覆盖 | ||
提供一种气囊,该气囊具有:主体部,向车辆外侧膨胀展开而覆盖挡风玻璃的下端部;系绳,设置在主体部的内部,将主体部的上部与下部连结而将主体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分隔,并且具有贯通孔;及翻折部,在将系绳翻折而重叠的状态下进行缝制而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囊,尤其涉及行人保护气囊。
背景技术
作为向车辆的外部进行膨胀展开而保护行人的行人保护气囊,在日本特开2004-352218中公开了一种固定于A柱的气囊,在该气囊设有将气囊内区划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系绳(系绳板)。而且,在系绳形成有贯通孔(通气口),成为第一空室与第二空室通过该贯通孔而连通的构造。
发明内容
在如日本特开2004-352218那样利用系绳对气囊进行分隔的构造中,能够调整形状以使得在气囊的膨胀展开时气囊不会过度鼓出。然而,在气囊的膨胀展开时,系绳上下受到拉拽,因此在日本特开2004-352218那样的系绳的情况下,由于形成贯通孔而导致抗拉强度下降,系绳可能容易破裂。
本发明在具有形成有贯通孔的系绳的气囊中提供一种系绳难以破裂的气囊。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气囊具有:主体部,向车辆外侧膨胀展开而覆盖挡风玻璃的下端部;系绳,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内部,将所述主体部的上部与下部连结而将所述主体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分隔,并且具有贯通孔;及翻折部,在将所述系绳翻折而重叠的状态下进行缝制而成。
在上述方式的气囊中,气囊主体部在充气机产生的气体的压力下向车辆外侧膨胀展开。并且,由该气囊主体部将挡风玻璃的下端部覆盖。由此,保护与车辆发生了碰撞的行人等。
另外,在气囊主体部的内部设有系绳,通过该系绳将气囊主体部的上下的基布连结而将气囊主体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分隔。通过这样设置系绳,能够将气囊主体部前后分隔并调整膨胀展开时的气囊主体部的形状(厚度)。此外,由于在系绳形成有贯通孔,因此能够通过该贯通孔使气体高效地流动。
此外,在系绳设有在将系绳翻折而重叠的状态下进行缝制而成的翻折部。由此,能够使系绳局部变厚,能够提高系绳的抗拉强度。因此,根据上述方式的气囊,能够抑制在气囊主体部的膨胀展开时系绳破裂。
在上述方式中,所述翻折部可以包括以所述系绳的车辆上下方向为折线进行翻折而成的第一翻折部。
在上述方式的气囊中,尤其能够提高对于沿车辆上下方向作用于系绳的拉伸载荷的抗拉强度。因此,根据上述方式的气囊,即使在沿车辆上下方向对系绳作用较大的拉伸载荷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系绳破裂。
在上述方式中,所述第一翻折部可以形成于所述系绳的至少车辆宽度方向的两端部。
在上述方式的气囊中,能够对系绳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部进行加强。因此,容易成为破裂的起点的系绳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部得到加强,能够有效地抑制系绳的破裂。
在上述方式中,所述翻折部可以包括以所述系绳的车辆宽度方向为折线进行翻折而成的第二翻折部。所述第二翻折部可以被缝制于所述主体部的上部和下部。
在上述方式的气囊中,尤其能够提高对于沿车辆宽度方向作用于系绳的拉伸载荷的抗拉强度。因此,即使在沿车辆宽度方向对系绳作用较大的拉伸载荷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系绳破裂。而且,由于横向翻折部被缝制于气囊主体部的基布,因此能够通过该横向翻折部来对气囊主体部进行加强。
在上述方式中,所述系绳可以具有多个所述贯通孔,所述翻折部可以包括形成在相邻的所述贯通孔之间的第三翻折部。
在上述方式的气囊中,由于在系绳形成有多个贯通孔,因此与仅形成有一个贯通孔的构造相比,能够更高效地使气体流动。而且,通过在相邻的贯通孔之间形成贯通孔间翻折部,能够对相邻的贯通孔之间的部分进行加强。因此,即使在系绳形成有多个贯通孔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系绳的破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奥托立夫开发公司,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奥托立夫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01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主动式儿童安全气囊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转板自锁式安全带高度调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