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行器火灾模拟训练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70564.9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5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奎;董辉;宋子刚;韩锋;王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2C99/00 | 分类号: | A62C99/00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槽体 训练设备 支撑调节机构 点火燃烧 火灾模拟 流淌 飞行器 消防设备 消防 丙烷气体 槽体连接 点火火焰 独立供气 实物模型 液体表面 液体燃料 栅格踏板 踏板 传输管 控制阀 液体水 多路 法兰 格栅 喷出 引燃 溢出 燃气 扩散 燃烧 实物 配合 | ||
本发明属于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行器火灾模拟训练设备,包括槽体、点火燃烧单元、支撑调节机构、流淌火管路、模型火管路及栅格踏板;支撑调节机构固定于槽体的底部;点火燃烧单元通过法兰与槽体连接;流淌火管路和模型火管路固定于槽体上;格栅踏板放置于槽体上。该训练设备设计成多路独立供气,可以分别模拟不同区域的火焰及强度,控制阀开启后,丙烷气体从传输管的孔喷出,燃气扩散上升到液体表面,在表面被点火火焰引燃,外观像液体燃料溢出并在液体水上方燃烧。本设备可进行扩展,用于消防实物各种模型真火,在消防实物模型上布置相应的火点,配合流淌火训练或单独训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行器火灾模拟训练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地方消防训练机构设置了一些固定建筑物的火灾训练设施,训练对象主要是武警消防人员。现有消防训练场地和器材所能提供的训练环境,与飞行器消防训练要求差距较大,很难满足提升消防员消防业务能力和实战水平的需求。而无论民用还是军用,国内目前还没有高水平的飞行器火灾模拟训练设备。消防员的实际灭火技能是决定第一时间灭火效果的最重要保证。而这些技能只能在模拟真实的火灾场景训练条件下才能获得。建设能逼真地模拟飞机真实火灾场景的飞机火灾模拟训练装置,通过训练使消防员具备在飞机紧急消防事件中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这是提高应对飞机火灾、提高灭火实战能力的重要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飞行器火灾模拟训练设备,用于模拟训练飞机等飞行器的灭火模拟训练,提高消防员针对飞行器的实战灭火能力。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飞行器火灾模拟训练设备,包括槽体、点火燃烧单元、支撑调节机构、流淌火管路、模型火管路及栅格踏板;所述支撑调节机构固定于槽体的底部;所述点火燃烧单元通过法兰与槽体连接;所述流淌火管路和模型火管路固定于槽体上;所述格栅踏板放置于槽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槽体由两个对称的部分通过螺栓拼接而成,两部分均由耐腐蚀的不锈钢焊接而成,槽体包括内腔和外环腔,所述点火燃烧单元、流淌火管路和模型火管路安装于槽体的内腔上;所述格栅踏板放置于槽体的外环腔上。
进一步地,所述点火燃烧单元包括壳体、点火枪和上盖;所述壳体由内、外两层不锈钢板焊接而成,其内部充填保温棉;所述点火枪通过法兰盘径向安装在壳体上,点火枪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上盖安装于壳体顶部,上盖的环腔内盛有冷却水,上盖和壳体之间固定有用于安装内部设备和电缆的水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调节机构包括螺杆、螺套和底座,螺套固定于槽体底部,螺杆与螺套采用梯形螺纹连接,底座内安装有推力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流淌火管路的分配管上均匀分布有横向排出丙烷气的小孔。
进一步地,所述模型火管路的出口通过螺帽封堵。
进一步地,所述栅格踏板采用耐腐蚀的扁钢焊接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飞行器火灾模拟训练设备能模拟真实的流淌火(液体火灾)和飞机火灾,让受训消防员切身体验、面对真正的火焰和压力场景。通过控制火焰强度来向受训消防员显示其灭火方式是否正确。模拟各种真实的火灾场景,甚至可以模拟风向改变这种十分危险的环境,还可以摸拟燃料火灾(表面溢出和流动溢出)的蔓延趋势。消防员在这个火灾场景中进行消防操作演练,教练员可通过计算机监视训练的全过程。系统记录和分析训练过程以及积累的历史数据,可对下一步的灭火训练提供最优化指导。飞行器模拟训练设备也可以通过更换或增加消防实物模型(如飞机、装有发动机的机翼等)来扩展,并在消防实物模型上布置相应的火点,配合流淌火训练或单独训练。主要优点如下:
(1)、槽体为一个4mx4m的方形钢制结构,并且将燃烧区域划分为2mX2m的四个独立区域,点火燃烧器布置在区域的中心位置,可独立点燃及演示每个独立区域的火灾,并能改变其火势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05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