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灸进针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72316.8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5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冯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胡拥军;糜婧 |
地址: | 214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构件 插针孔 弹簧盒 推针杆 弹簧 针灸进针器 前端设置 连接件 针灸针 挡片 通孔 省力原理 可活动 疼痛感 铰接 进针 针刺 体内 杠杆 自由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灸进针器,包括第一构件、第二构件、连接件、推针杆、插针孔、挡片、弹簧盒、弹簧。其中,所述第一构件包括第一前端和第一后端,所述第二构件包括第二前端和第二后端,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通过连接件可活动地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前端设置有所述插针孔且所述第二前端设置有所述推针杆并所述推针杆能自由的进出所述插针孔,所述第一后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远离所述第二后端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弹簧盒且临近于所述第二后端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挡片,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弹簧盒底。本发明不仅利用了杠杆的省力原理,同时也利用了弹簧瞬间上弹提供的作用力来使针灸针快速进入患者的体内,减轻针刺带来的疼痛感,而且可以调节针灸针进针的深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针灸进针器。
背景技术
针灸疗法是传承千年的中医学宝贵遗产,有完备系统的理论,现代针灸施针以刺入操作手法分为插入法、捻入法。插入法:将针尖抵于腧穴皮肤,运用指力不加捻转及其他术式,直接刺入皮下;捻入法:多以捻转的幅度、频率和次数来分别补泻。现在使用的针灸针细长很难捏持,在施术时,需要一手持针,一手做引导,对操作手法要求较高,凭经验对针做引导,同时也要凭借经验来判断进针的深度,这样就需要常年累月的练习,阻碍中医发展。
虽然有专利(公告号为CN103751018)公开了针灸进针器,但是该专利采用手持推针杆进针,一旦针接触到皮肤,进针速度会很慢,这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虽然针筒上设置有刻度,但是不好控制进针的深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灸进针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针灸进针疼且进针深度不可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针灸进针器,包括第一构件、第二构件、连接件、推针杆、插针孔、挡片、弹簧盒、弹簧。其中,所述第一构件包括第一前端和第一后端,所述第二构件包括第二前端和第二后端,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通过连接件可活动地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前端设置有所述插针孔且所述第二前端设置有所述推针杆并所述推针杆能自由的进出所述插针孔,所述第一后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远离所述第二后端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弹簧盒且临近于所述第二后端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挡片,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弹簧盒底。
优选的,所述第一构件呈V型结构,所述第一前端和所述第一后端之间的夹角在120~180°之间。
优选的,还包括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前端上且位于所述插针孔和所述连接件之间,所述螺纹孔内放置有螺杆。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有细线,所述细线穿过所述弹簧盒底延伸到所述弹簧盒外面。
优选的,所述挡片呈L型。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螺栓和螺母。
优选的,所述第一后端和所述第二后端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外面包裹一层橡胶。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针灸进针器通过设置第一构件、第二构件、连接件、推针杆、插针孔、挡片、弹簧盒、弹簧、螺杆,不仅可以调节针灸针进针的深度而且还可以将针灸针快速刺入穴位,减轻针刺带来的疼痛感。此外,本专利不仅利用了杠杆的省力原理,同时也利用了弹簧瞬间上弹提供的作用力来使针灸针快速进入患者的体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针灸进针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构件,2-第二构件,3-连接件,4-推针杆,5-插针孔,6-螺杆,7-挡片,8-弹簧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中医医院,未经无锡市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23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