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摆杆作动筒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72382.5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0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东;杜海;雷劲;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5/10 | 分类号: | B64C5/1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迪 |
地址: | 71007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摆杆作动筒 结构 | ||
1.一种内摆杆作动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耳环摇臂(1)、活塞杆(4)、轴承滚珠(5)、圆柱销(6)、固定耳叉(7)、固定套筒(8);
其中,耳环摇臂(1)的左端与飞机舵面相连,轴承滚珠(5)滚包安装在耳环摇臂(1)的右端,固定耳叉(7)套接在耳环摇臂(1)的右端,圆柱销(6)将固定耳叉(7)和轴承滚珠(5)销接,活塞杆(4)内表面设有内孔凸台,将套接固定耳叉(7)的耳环摇臂(1)的右端内置于活塞杆(4)中,固定耳叉(7)顶在活塞杆(4)内孔凸台的左侧;固定套筒(8)从活塞杆(4)右侧伸入螺接在固定耳叉(7)右端外表面,固定套筒(8)左端顶在活塞杆(4)内孔凸台的右侧;
还包括:限位滑块(2)、弧面螺套(3),
限位滑块(2)与耳环摇臂(1)的左端相连,弧面螺套(3)通过螺纹连接与活塞杆(4)的左端面连接;限位滑块(2)与弧面螺套(3)接触面为弧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摆杆作动筒结构,其特征在于,
通过调整限位滑块(2)、弧面螺套(3)的弧形尺寸实现摆动角度的调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摆杆作动筒结构,其特征在于,
固定套筒(8)外表面与活塞杆(4)内孔之间留有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238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