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挤出PVDC高阻隔可拉伸共挤膜的模具及制膜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872429.8 申请日: 2018-08-02
公开(公告)号: CN109093974A 公开(公告)日: 2018-12-28
发明(设计)人: 赵新峰;张文芳;商云通 申请(专利权)人: 洛阳兴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29C47/12 分类号: B29C47/12;B32B27/32;B32B27/30;B32B27/08;B32B7/10;B29L7/00
代理公司: 郑州中科鼎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51 代理人: 蔡佳宁
地址: 471000 ***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共挤膜 粘合层 次内层 高阻隔 拉伸 内层 制膜 薄膜 模具 挤出 从上至下 方案改进 感官要求 高温杀菌 骨架结构 有效解决 粘接性能 模具层 热封层 外表层 中间层 对称 平整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挤出PVDC高阻隔可拉伸共挤膜的模具及制膜方法,包括从上至下的模具层为PP最外表层、TIE粘合层、PVDC中间层、TIE粘合层、次内层、PE内层;本方案改进之处主要在于在PE内层和TIE粘合层之间插入次内层,使得该共挤膜骨架结构趋于对称,有利于薄膜的平整,并且有利于降低热封层的成本。有效解决了高温杀菌时薄膜的的粘接性能和尺寸稳定性以及透明性等的包装感官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层共挤领域,涉及PVDC与其他材料共挤出而得的共挤膜及制造方法,具体为一种可挤出PVDC高阻隔可拉伸共挤膜的模具及制膜方法。

背景技术

共挤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迅猛,大多围绕着EVOH和PA为核心层的研究,作为芯层为PVDC的多层共挤膜,国内专利申请号201580004596.5提出了可热收缩包装膜制作方法,受热时,无法实现尺寸稳定的拉伸包装功能。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01425519.4、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10425827.7以及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10427455.1、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10431039.9提出的PVDC共挤膜,这些申请中均未提及PVDC各层配比及每层配方;从其结构上一个典型的特征是,PVDC层两边均采取EVA;内侧热封层直接与EVA相联,没有次内层。申请中提到的粘结层EVA,熔点为77℃,仅能在98℃以下使用,进一步提高杀菌温度(如100℃-110℃范围时),薄膜出现脱层、发白,外观严重变形等不良包装感观,因此无法耐受高温杀菌的要求。没有次内层使得该结构成本控制难以降低,并且无法使用骨架树脂来平衡内外层密度差异造成的平整度问题。本发明基于前述一种PVDC共挤模具专利申请中公开的一种新型的模具,该模具既保障PVDC层的温度得到控制,又能从根本上解除PVDC两侧粘合树脂加工温度受到的限制,实现粘合树脂的高温工艺挤出。这就为PVDC选择耐受更高温度的粘合树脂提供了可能,如杜邦的拜牢系列、陶氏的EEA、EMA等,可以实现高温杀菌(110℃)时良好的粘接性能和尺寸稳定的包装感官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挤出PVDC高阻隔可拉伸共挤膜的模具及制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挤出PVDC高阻隔可拉伸共挤膜的模具,包括从上至下的模具层为PO最外表层、TIE粘合层、PVDC中间层、TIE粘合层、次内层、PE内层;还包括插入PE内层和TIE粘合层之间的次内层。

优选的,所述PE内层占总厚度的20-30%,原料主要采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茂金属聚乙烯(M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聚烯烃塑性体等的两种或以上混合料。

优选的,所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茂金属聚乙烯(MLLDPE)占内层比重的50-90%。

优选的,所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茂金属聚乙烯(MLLDPE)还可选择占内层比重的70-80%。

优选的,所述次内层占总厚度的10-20%,主要原料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茂金属聚乙烯(MLLDPE)的一种或者两种,其中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占次内层比重的50%-80%。

优选的,所述PVDC中间层两侧设有相同的所述TIE粘合层分别占总厚度的8%-10%,原料主要采用EVA、EEA、EMA的一种或者两种,熔体温度170-210℃之间。

优选的,所述PVDC中间层为MA型PVDC,占总厚度的15-25%。

优选的,所述PO最外表层占总厚度的30-40%,主要原料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茂金属聚乙烯(MLLDPE)的一种或者两种,其中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占比重的50%-80%,当外层为聚丙烯时,它采用100%无规共聚聚丙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兴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兴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24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