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73046.2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3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向昌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单元 出光板 背板 反光单元 背光模块 显示装置 凸台 对向设置 光线通过 光线直射 交替排列 凸台阵列 反射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包括背板、出光板、凸台、反光单元、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背板和出光板为对向设置。多个凸台阵列设置于背板上,每一凸台上设置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多个反光单元与凸台交替排列而设置于背板上。第一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线通过反光单元反射至出光板,第二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线直射至出光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LCD显示装置大多采用LED背光模块以获得更好的显示色彩,传统LED背光模块根据发光单元的位置分为直下式LED背光模块和侧入式LED背光模块。由于直下式LED背光模块光效高,对于大尺寸LCD显示装置多采用直下式LED背光模块。
直下式LED背光模块由于混光距离的限制,使得此类型的背光模块难以实现轻薄化,这一问题在显示装置日益追求轻薄化的今天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如何在不增加发光单元数量和发光单元密度的基础上,而在短距离内获得均匀的混光效果成为了摆在业内工程师面前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包括背板、出光板、凸台、反光单元、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所述背板和所述出光板为对向设置。多个所述凸台阵列设置于所述背板上,每一所述凸台上设置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多个所述反光单元与所述凸台交替排列而设置于所述背板上。所述凸台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侧面,所述第一发光单元设置于每一所述侧面上,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反光单元反射至所述出光板,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线直射至所述出光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光单元包括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或所述第二反射面朝向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出光面。
在一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反光单元之间形成一凹槽,所述凸台设置于所述凹槽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凸台包括一位于所述侧面之间的顶面,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朝向所述第一反射面或所述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二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顶面并朝向所述出光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为多个,并间隔设置于每一所述侧面上;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为多个,并间隔设置于所述顶面上;其中,每一所述侧面上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数量。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位于所述侧面上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入射光,而出射至所述出光板;位于所述顶面上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直射至所述出光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出光面垂直于所述出光板,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出光面平行于所述出光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块还包括一边框,环绕设置于所述背板周围,其中,所述边框靠近所述背板的一面为反光面,所述反光面反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或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至所述出光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块还包括多条热管,所述热管设置于所述凸台内,并贯穿所述凸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及上述各特征的背光模块。其中,所述背光模块用以提供均匀光源至所述显示面板。
本申请通过发光单元及与之邻近的反光单元,在不需要增加发光单元的数量及密度的前提下可以在短距离内获得均匀的混光效果并提高光源亮度,消除背光模块由于混光不均而导致的亮暗不均或混光暗区等问题。另一方面。此背光模块的光路较短,可以降低背光模块的厚度和重量,进而可以实现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的轻薄化。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30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