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安全驾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74508.2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3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董人菘;邵宗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W40/08 | 分类号: | B60W40/08;B60W40/00;B60W50/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集模块 驾驶 安全驾驶系统 人工智能 操作信息 车外环境 车辆驾驶辅助 人工智能领域 信息检测模块 安全驾驶 车辆信息 单元控制 检测模块 控制模块 使用习惯 提醒模块 信息提醒 油门 刹车 乘客 检测 分析 安全 | ||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安全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信息检测模块(1)、车外环境采集模块(2)、控制模块(3)、驾驶提醒模块(4)和驾驶者操作信息采集模块(5);
所述车辆信息检测模块(1)用于检测车辆的自身性能和车内环境,自身性能包括车辆的累积行驶里程,刹车、行驶速度、油门、轮胎气压和车辆负重信息;车内环境包括车内空气质量和温湿度;
所述车外环境采集模块(2)用于采集车辆行驶时的外界环境信息,包括道路信息、车流量和人流量信息,其中道路信息为车道的数量、车道线的位置和路口信号灯状态;
所述驾驶者操作信息采集模块(5)用于收集驾驶者的操作行为,包括启动、加速、刹车和转向;
所述控制模块(3)用于接收车辆信息检测模块(1)、车外环境采集模块(2)和驾驶者操作信息采集模块(5)收集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通过驾驶提醒模块(4)对驾驶员进行相关操作的提示以及安全行驶信息的提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安全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信息检测模块(1)包括灰尘浓度检测装置和温湿度检测装置,分别对车辆内部的空气质量和温湿度进行检测,所述灰尘浓度检测装置包括电阻R1、电阻R2、放大器Fa1、电容C1,其中电阻R1的一端连接在控制模块(3)的P1.0接口上,另一端连接在电阻R2上;电阻R2的一端连接在放大器Fa1的负极输入端口上,另一端连接在放大器Fa1的输出端口上;电容C1与电阻R2并联,电容C1的一端连接在放大器Fa1的负极输入端上,另一端连接在放大器Fa1的输出端上;放大器Fa1的正极输入端接地,负极输入端连接在电阻R1上,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在控制模块(3)的P1.1接口上;
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包括温湿度传感器芯片、电阻R20、电容C10;其中温湿度传感器芯片的管脚3接地,电阻R20一端接温湿度传感器芯片的管脚2,另一端连接温湿度传感器芯片的管脚1和电源;电容C10一端接地,另一端接电阻R20和电源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安全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提醒模块(4)包括报警装置和语音提示装置,分别对车辆行驶异常进行报警和对驾驶员进行相应的语音提示,其中报警装置包括报警灯D3,电阻R13,三极管Q1,扬声器;所述控制模块(3)包括:芯片AT89S52,电阻R11、R12,电容C7、C8、C9,晶振Y1,回复按键K1,所述芯片AT89S52的18、19管脚分别与电容C7、C8相连接,晶振Y1接在电容C7、C8的中间,C7、C8的另一端接地;AT89S52的9号管脚与电容C9连接,电阻R11与按键K1串联并接到电容C9的两端,电容的另一端接5V等电势,电阻R12与电阻R11并联;芯片AT89S52的管脚1与电阻R13相连接,报警灯D3与电阻R13并联接到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扬声器的一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5V等电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安全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3)对车辆信息检测模块(1)和车外环境采集模块(2)收集的信息分别进行分析得出车辆是否处于异常以及对应车外环境的正确的驾驶操作指令,通过驾驶提醒模块(4)对驾驶员进行相关操作的提示以及安全行驶信息的提醒;同时控制模块(3)接收驾驶者操作信息采集模块(5)采集到驾驶员的驾车信息并与正确的驾驶操作指令进行比较,如果出现不按指令驾车,驾驶提醒模块(4)对驾驶员发出警告;此外驾驶者操作信息采集模块5会对驾驶者的操作信息进行长期记录并通过控制模块3分析出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如果驾驶员的操作行为与平时不一致,此时控制模块3立即通过驾驶提醒模块4对驾驶员发出提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450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