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膜底可视缺陷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74902.6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2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沈奕;吕岳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超声显示器(二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041 广东省汕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视缺陷 影像 覆膜件 检测 明度变化 膜表 图像识别技术 塑料透明膜 电子镜头 光束形成 检测装置 透明膜 散射 出膜 对贴 光滑 分辨 照射 分析 | ||
1.一种膜底可视缺陷的检测方法,其特征为,包括:
提供一覆膜件,其表面设有光滑的塑料透明膜,所述覆膜件和/或透明膜包括可视缺陷,所述可视缺陷包括膜底缺陷和/或膜表缺陷;
将P偏振的第一光束倾斜地照射到覆膜件表面,通过电子镜头获得所述可视缺陷散射第一光束形成的第一影像;
将S偏振的第二光束同角度、同位置地照射到覆膜件表面,通过电子镜头获得所述可视缺陷散射第二光束形成的第二影像;
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分析第二影像相对第一影像中可视缺陷影像的明度变化,依据第二影像相对第一影像中某可视缺陷影像的明度变化将其识别为膜底缺陷或膜表缺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为:所述透明塑料膜具有不规则的双折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以52°〜60°的入射角照射到透明膜表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为准直光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为:根据透明膜的折射率算出布儒斯特角,且使所述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在覆膜件表面的入射角为布儒斯特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在覆膜件表面的照度一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在覆膜件表面的照度一致,挑选在第二影像中明度小于第一影像的可视缺陷,并将其识别为膜底缺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在覆膜件表面的照度一致,令所述第二影像与第一影像做相减运算或相除运算,得到凸显出膜底缺陷的影像,由此识别出膜底缺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为:令所述第二影像与第一影像做相除运算,得到凸显出膜底缺陷的影像,由此识别出膜底缺陷。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为:计算同一可视缺陷在第一影像和第二影像中缺陷影像的明度比率,将可视缺陷分为明度比率较大的第一缺陷和明度比率较小的第二缺陷,并将第一缺陷识别为所述膜表缺陷,第二缺陷识别为所述膜底缺陷。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交替切换,使得所述第一影像和第二影像交替组成动态影像,通过可视缺陷在动态影像中的闪烁识别出可视缺陷是否为膜底缺陷。
12.一种膜底可视缺陷的检测装置,其特征为,包括:
检测平台,用于放置至少一待检测的覆膜件;
光源,可产生P偏振的第一光束或S偏振的第二光束,其位置和角度被设定为使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倾斜地照射到覆膜件表面;
电子镜头,用于获取由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分别照射到覆膜件表面时,由覆膜件表面可能存在的可视缺陷散射形成的第一影像和第二影像;以及,
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用于分析第二影像相对第一影像中可视缺陷影像的明度变化,并依据第二影像相对第一影像中某可视缺陷影像的明度变化将其识别为膜底缺陷或膜表缺陷。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电子镜头正对着检测平台。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光源为准直光源。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光源的照射角度被设定为使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在覆膜件表面具有52°〜60°的入射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超声显示器(二厂)有限公司,未经汕头超声显示器(二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490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舌片焊接质量检测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可视化土壤健康水平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