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器件的检查方法及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75076.7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7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后藤壮滋;小林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R31/385 | 分类号: | G01R31/385;H01M1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王潇悦;刘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器件 检查 方法 制造 | ||
一种蓄电器件的检查方法及制造方法,将外部电源在反向电压方向上与充电完成的蓄电器件连接而形成电路,并且在刚连接后对外部电源的电压进行调整以使得电流不流动。之后,进行取得因蓄电器件的电压下降而在电路流动的电流的收敛后的电流值的电流测定工序、和基于收敛后的电流值的合格与否决定工序。在此,在合格与否决定工序之前,以为合格品的情况下的收敛后的电流值在组内成为一定的方式将蓄电器件分组。在合格与否决定工序中,按每个组算出收敛后的电流值的偏差的程度,并通过算出的偏差的程度与其容许水准的对比进行合格与否判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判定蓄电器件的合格与否的检查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能够基于放电电流量而非基于蓄电器件的电压下降量、迅速地进行合格与否判定的蓄电器件的检查方法。本发明也将包括前述那样的蓄电器件的检查方法作为工序的一环的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作为对象。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提出了各种判定二次电池或其他蓄电器件的合格与否的检查方法。例如,在日本特开2010-153275中,进行以加压状态放置作为判定对象的二次电池的放置工序,并且在所述放置工序的前后测定电池电压。所述放置工序的前后的电池电压之差即为伴随于二次电池的放置的电压下降量。电压下降量大的电池是指自放电量多。因此,能够根据电压下降量的大小判定二次电池的合格与否。这样的检查方法也有时作为制造方法中的一个工序来进行。
发明内容
然而,在所述相关技术的二次电池的合格与否判定中存在以下这样的问题。二次电池的合格与否判定花费时间。二次电池的合格与否判定花费时间的理由是因为:若不将放置工序的放置时间取得得长,则不会成为可以说具有有意义性这种程度的电压下降量。作为其原因,存在电压测定时的接触电阻。电压测定通过将测定仪器连接在二次电池的两个端子之间而进行测定。此时,不可避免地、在二次电池侧的端子与测定仪器侧的端子之间存在接触电阻,测定结果会受到接触电阻的影响。并且,接触电阻在每次使二次电池侧的端子与测定仪器侧的端子连接时不同。因此,若电压下降量本身不某种程度变大,则无法忽视每次测定接触电阻时的偏差。
而且,电压测定的精度自身也不怎么好。因为,电压测定无论如何都会受到测定时的通电路径中的电压下降的影响。并且因为,由于二次电池侧的端子与测定仪器侧的端子的接触部位在每次连接时多少不同,所以电压下降的程度也在每次测定时存在偏差。可考虑通过使用电流测定代替电压测定,从而缩短自放电量的测定时间并提高测定精度。因为,由于电流在电路内的任意位置均是一定的,所以与电压测定不同,基本上不受到接触部位的影响。但是,尽管如此,也不是说仅通过单纯地将电压测定置换为电流测定就能够进行良好的判定。因为,测定结果会被二次电池的充电电压和/或测定环境等诸条件的偏差左右。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论诸条件的偏差如何均能够迅速地进行蓄电器件的合格与否判定的蓄电器件的检查方法及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的蓄电器件的检查方法包括:电流测定工序,将外部电源在反向电压方向上与充电完成的蓄电器件连接而形成电路,并且在刚连接后对外部电源的电压进行调整以使得电流不在所述电路流动,之后取得在所述电路流动的电流的收敛后的电流值;合格与否决定工序,基于在电流测定工序中取得的收敛后的电流值决定蓄电器件的合格与否;以及分组工序,根据作为对象的蓄电器件是合格品的情况下的收敛后的电流值在组内成为一定这一准则,将作为对象的蓄电器件分组。所述分组工序在蓄电器件的合格与否决定工序之前进行。并且,蓄电器件的合格与否决定工序包括:偏差算出工序,按每个组算出收敛后的电流值的偏差的程度;以及判定工序,若组的所述算出的偏差的程度为预先设定的容许水准以下,则判定为属于该组的蓄电器件均为合格品,若组的偏差的程度超过容许水准,则至少将在该组内示出最大的收敛后的电流值的蓄电器件判定为不合格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50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